成都:2024年生态伙伴大会举行 绿色创新技术受关注

来源: 中青网
2024-06-28 19:55:26

  中新网成都6月27日电 (韩金雨 张浪)笔筒、烟灰缸、玩偶......垃圾焚烧后的飞灰“摇身一变”,竟成了各类精巧的小物件。27日,以“共谋发展 创启未来”为主题2024年生态伙伴大会在成都举行,现场发布的多个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备受业内人士关注。

  据悉,本次大会是第5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重要配套活动,由成都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环境集团)主办。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业内专家、行业领军企业、生态伙伴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生态文明,共谋绿色发展。

  “垃圾焚烧后的飞灰如何处置?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如何变废为宝?现在我手里的这款‘固废基绿色胶凝材料’或许就是答案之一。”活动现场,成都环境集团技术中心(总工办)首席专家王莹介绍了这项最新发布的科技成果,“变废为宝”的产品一经亮相,便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

  “它看似像普通水泥,实则是由垃圾焚烧发电后产生的飞灰、矿渣生产而成。相较于普通水泥‘两磨一烧’的生产过程,固废基胶凝材料的生产仅需一次粉磨,生产成本大幅下降。”王莹表示,该技术不光有不错的经济效益,还能产生很好的环境效益。

  据了解,固废基胶凝材料以固废替代石灰石等水泥生产原料且无需煅烧,每吨碳排放量仅为75千克,为普通水泥的10%。如果将固废基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领域,预计全国每年可节省水泥熟料4至7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12至5.46亿吨,相当于170至300亿棵树每年实现的碳汇总量。

  会上发布的“城乡供水智慧平台”,则为城市做好内涝防范,打造智慧水务提供了一套“智慧方案”。“该系统实现排水管网运行数据实时采集和问题实时预警,实现下穿隧道积水自动感知。”成都环境集团科技公司党支部委员、副总经理窦晓璐介绍,一旦隧道路面出现积水,系统将精准、高效识别积水点位,自动分级报警,联动交通信号灯、声光报警器等,提醒车辆、行人禁止进入。

  如何实现从高品质供水到智慧化管水?现场的电子显示屏展示了一种新的“管水”方式:只需在控制台轻点鼠标,管段运行情况、供水量、水压等资料的实时图像和数据一目了然。据了解,该平台已在成都一家供水公司投入使用,系统精准识别并成功追回了因漏抄等异常导致的水量损失70余万立方米,直接带来经济收益超200万元,并预计每年可减少业务管理成本500万元,年节电量达20万度。

  除了生态环保企业推出的众多 核心产品、技术外,现场还进行了成都市环保产业相关政策进行解读,环保基金推广,发布了技术银行平台、机会清单。

  据成都环境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技术银行包含技术成果库、技术需求库、孵化转化支持、应用案例展示、伙伴计划、数据资讯六大板块。该平台旨在“牵线”科研技术供给端和产业需求端,实现政府、产业、学校、研究单位精准“牵手”。(完)

  面对北约追随美国渲染“中国威胁”,加快亚太转型步伐的做法,中国外交部指出,北约一方面声称自己是区域性、防御性联盟的定位没变化,一方面不断突破传统的防区和领域,不断加强同亚太国家的军事安全联系,渲染“中国威胁”,有关动向应当引起地区国家的高度警惕。

  <strong>(五)提高融入城镇能力。</strong>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继续开展搬迁群众生活方式适应性教育培训,帮助解决生活融入方面存在的困难。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参加群团组织、社会团体,开展工会、共青团、妇联及志愿服务组织等关爱搬迁群众行动。鼓励引导新市民与所在地居民融合交往,构建团结和谐互帮互助的新型邻里关系,努力实现搬迁群众在迁入城镇的身份融入、情感融入、文化融入。

  有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按癌症发病数计算,我国排名前五的癌症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肝癌。按癌症相关死亡数计算,排名前五的癌症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和结直肠癌,占中国癌症相关死亡总数近70%。

  历史无法回头。如今,平湖正以另一种形象“出圈”——它是拼多多上高性价比羽绒服的最大原产地,背后则是一个业内公开的“秘密”,“商场卖两三千的羽绒服,在平湖,三四百就能拿到货。”

  历史中,饺子的名称并不总是很清晰的。如前面提到的,有“馄饨”“饨”等称呼,方言中也许有更多不同的名称。清代薛宝辰的《素食说略》中有“饼”一项,其中谈到了煎饺,有以下的说法:“置有馅生饼于锅,灌以水烙之,京师曰锅贴,陕西名曰水津包子。”

  <strong>(十)提升安置区后续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strong>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支持有条件的大型城镇安置区新建改扩建一批配套产业园区、仓储保鲜冷藏设施、集贸市场等。引导临近产业园区的大型安置区配套建设社区工厂、商贸流通站点、休闲商业街区等,积极发展来料加工、包装运输、餐饮休闲等产业。在农村集中安置区规划发展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特色手工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产业。鼓励和引导具备条件的搬迁脱贫群众和防返贫监测对象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延续支持安置区帮扶车间的相关优惠政策,通过骨干企业认领、合作重组等有效措施,推动帮扶车间规范化可持续运营。

孙顺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