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23期生厉雷:耄耋有所期 合力谋统一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6-02 06:09:05

  中新网廊坊6月1日电(记者 陈林 艾广德)黄埔第23期是黄埔军校在大陆招训并毕业的最后一期学生。日前,黄埔第23期学生厉雷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己虽然已是耄耋老人,但仍希望能为祖国完全统一贡献力量。“能尽一分力,不尽半分。”

  已是高龄的厉雷,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清瘦的面容和略显单薄的身躯,透着一种硬朗和刚毅。老人思维清晰、儒雅健谈,有助听器却不喜欢戴,还能与记者微信交流。

  厉雷1930年出生于北京,1948年考入当时在成都的黄埔军校。回忆起76年前在军校学习往事,已是鲐背之年的老人,对一次顶被子受罚经历记忆犹新。他说,入伍训练中,每天早晨起床后,要把被子叠成“豆腐块”。“有一次我把内务弄乱了,就受了处罚,顶着被子在营房里转了十圈。”

  因当时局势紧张,黄埔第23期学员在校训练修业期规定为一年半。厉雷回忆说,那时生活艰苦,训练强度大,还经常在深夜拉练。

  1949年底,成都解放前夕,黄埔军校计划迁往台湾。当时因病住院的厉雷 ,和几位同学一起商量后留在了部队医院,没去台湾。“后来,就参加了起义。”

  一年多的黄埔军校学习,厉雷说,他从“北京大宅门里一个少爷、软弱书生”,历练成“一个坚强的人”。

  2014年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之际,他曾写文章纪念,表示黄埔军校“在我心中屹立着,她时刻鞭策着我,鼓励着我,也监督着我……”。使他刻骨铭心的受益,还是校门上知名的对联。“震撼我的心灵、启蒙我的人生观念,也重塑了我的灵魂。”

  新中国成立后,厉雷又先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学习,毕业后曾在新疆工作。1957年,他来到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知子营中学任教,直至退休。老人文学修养深厚,尤其酷爱书法,一生桃李满天下。虽已年过九旬,还经常走进校园,为学生义务讲授书法。

  抖音平台,有学生晒出与厉雷老师的合影,许多网友留言:“教过我美术,令人尊敬的老师”“我们的厉老师”……

  20世纪80年代,厉雷加入河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后,积极联系在台湾的黄埔校友。在与台湾黄埔校友的交流中,他们经常以“祖国尚未统一,同学仍需努力”互相勉励。

  2008年河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编印了《厉雷文集》,序言中评价他“时时牵挂着祖国的和平统一,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不遗余力地为和平统一事业积极联络、呼吁、奔走。”

  说起这些往事,老人说,黄埔人的使命就是为祖国统一和振兴中华而不懈奋斗。“无悔一腔血,耄耋有所期。不言夕阳晚,合力谋统一。”(完)

  <strong>本报记者</strong><br />

  剪辑|陆阔达

  祝愿世界和平美好、幸福安宁!天空没有战争的硝烟,大地开满友谊的花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交响曲奏出和平与发展的精彩乐章。

  人间奇迹由人创造,美好生活成于奋斗。正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努力,如百川归海,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谁也不曾料到,房地产市场会一跌再跌。从2022年初不断反复的疫情,到年中的“停贷潮”,再到几乎贯穿全年的房企爆雷事件,每一点回暖的迹象都意外湮灭,随着房价上涨信仰的破灭,市场信心也一再下降。

  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码头比以往更加繁忙。这一年,改进船舶清舱作业工艺、改造门机称重系统、推进散杂货系统信息化建设……陈祖俊和同事们共同努力,交出亮眼成绩单:机组年内两次刷新港区镍矿卸船效率纪录、三次刷新煤炭单船效率纪录;圆满完成来自菲律宾、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货物的装卸任务。“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我们在稳住港航物流大动脉、推进区域经济大发展方面写下了自己的时代担当。”陈祖俊说。

张进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