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新规实施 为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者收罚单

来源: 上游新闻
2024-06-02 13:54:46

  中新网上海6月1日电 (记者 陈静)新修订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下称《新规》)1日正式实施。

  据此,上海将加强对违规充电行为的综合治理,强化对电动自行车“拼加改”的源头治理。《新规》突出对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的管理要求,在多个条款中引导、规范民众蓄电池携带、放置和充电等行为,着力减少因蓄电池引发的安全隐患。《新规》对违规停放充电引发火灾可能承担的行政、刑事、民事责任,做出指引性规定;明确检察机关对相关事故、隐患依法探索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工作。

  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因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引发的火灾事故呈高发趋势,给民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决定。

  为更好从源头上预防和管控电动自行车安全风险,《新规》明确对从事拼装、加装、改装非机动车经营性活动或者销售拼装、加装、改装非机动车者,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1日,上海城管执法部门展开检查。一早,在黄浦区的一个社区,上海市城管执法局执法总队发现一辆电动自行车从小区值班室里拉出电线正在充电。匆匆赶到的车主收到了50元的罚单。他现场缴纳了罚款,并表示,认识到了错误,以后会注意规范充电和停车。

  据了解,为防范违规充电行为造成的火灾风险隐患,《新规》细化在建筑物共用部位、消防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等区域禁止违规停放充电的规定;对私拉电线和插座为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充电行为设定了法律责任;增加了禁止在居住建筑的室内区域违规停放充电以及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或者其蓄电池进入电梯轿厢的规定,并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当日,在该小区内,记者看到,非机动车库里已经建好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区。物业方面介绍,该小区有约60辆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充电车位有30个,并配备了消防措施,基本可以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

  至6月1日12时,上海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出动执法人员634人次,依法立案查处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相关案件27起,其中私拉电线和插座“飞线充电”案件23起、携带电动自行车或者其蓄电池进入电梯轿厢案件2起、电动自行车或其蓄电池“入户充电”案件2起。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张永刚当日对记者表示,当前执法部门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攻坚行动,并常态化开展安全巡查,筑牢社区安全防线,提升民众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同时,要统筹安全性和便利性,持续完善电动自行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化解民众充电难、停车难等问题。

  在连日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方便民众给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避免火灾事故方面,上海政府部门已经做出有益探索。在奉贤区南桥镇,镇政府对辖区内的电动自行车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排查。目前,南桥镇47个小区内已陆续布设108台智能充电柜。智能充电柜通过车电分离方式进行充电,降低了安全隐患,能够提升社区的安全管理水平。南桥镇社区安全服务中心主任庄晓春介绍,政府部门正在探讨将智能充电柜 的后台管理系统与镇应急平台相连,实现实时数据共享和联动处置。

  在虹口区,记者了解到,该区将智能充电柜安装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全区安装了210台,共计1680个仓位。这些设施在给民众充电带来便利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电池自燃对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风险隐患。

  从源头上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企业也在努力。据悉,上海松江经开区组织多家企业开展“满电回家”行动,倡议企业在为员工普及电动自行车安全注意事项的同时,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方便员工在单位内给电动自行车充满电后再回家。为了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相关企业配备了喷淋系统和灭火器等消防灭火设备,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够迅速进行扑救。(完)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0/58/3741382828147786870.jpg" alt="" />

  无人机作为摄影师眼睛的延伸,诸多无法攀登或抵达的山崖,也成为镜头的落点,而且想选哪个角度都可以。我希望能吸引大家去探索世界,同时又不剧透太多,有朝一日大家可以实地去走走。

  2018年1月,党的十九大后,在面向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的“开年第一课”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同时大也有大的难处。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0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10日报道,日本农林水产省表示,本季因禽流感疫情而成为扑杀对象的禽类合计达到1008万只。

  在这次中央纪委全会上,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截至目前,24座万亿GDP城市中,已有14座城市公布2023年GDP增长目标,分别是济南、青岛、长沙、合肥、郑州、福州、武汉、宁波、广州、南通、苏州、泉州、无锡、南京,与多个城市5.5%-7%的目标相比,南京、无锡的增长目标相对低。广州是14座城市中唯一调高GDP增速目标的城市,其他城市中,除济南GDP增速目标与上年持平外,其余城市均有下调,南京、合肥、宁波下调1.5个百分点,下调幅度大于其他城市。

于学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