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区福建省政协委员陈晓津:加强闽港绿色金融通力合作

来源: 中华网
2024-06-29 10:21:06

  绿色金融是闽港两地加强合作的重点领域。陈晓津建议,助力福建企业到香港发行绿色境外债券,为绿色企业和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香港国际化的绿色金融标准,也可以为这些企业进一步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夯实基础、提供助力。

  陈晓津认为,香港金融业发达,有能力也有意愿投资福建的优质企业,实现互利共赢。近年来,闽港两地在金融机构互设、股权融资等领域取得不少突破。

  “下一步,要大力推动香港天使、创投和私募基金与福建省优质科创企业对接。”陈晓津说,这可以引领这些企业在国际化的标准和竞争环境中茁壮成长。

  “闽港交流交往历史悠久,闽籍香港乡亲时刻心系家乡发展。”在陈晓津看来,在新发展格局下,创新科技是双方未来合作的重要方向。

  不久前,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香港科技园公司在港签署 合作备忘录,将在香港设立国际总部和“宁德时代香港科技创新研发中心”。

  陈晓津认为,这标志着香港在国际金融、世界经贸、学研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优势受到认可,为香港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闽港两地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新样板。

  为此,陈晓津建议,充分用好香港教育科研能力,更多惠及福建科技创新发展。

  “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和研究资源,科技创新上游产业的基础研究已达到世界级水平。”陈晓津说,然而,香港受土地等方面因素制约,难有空间进行科技成果商业化;高端制造业发达的福建,正好可与香港教育、科研能力优势互补。

  但随着新冠感染浪潮的冲击,药品的紧缺,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除了抗新冠病毒药供应紧张外,抗感染药、呼吸系统用药、部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需求量也在增加,企业产能供不应求,货源紧缺,部分药品已出现断货,或面临断供的情况。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院长潘教峰研究员指出,紧紧围绕当前的形势找准问题,谋定而后动精准施策,仍然需要高端智库发挥平台作用,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建言献策。该院最新出版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分为总论、战略篇、产业篇、未来篇、模式篇和地方篇共24章,各篇之间贯穿机理分析、影响分析、政策分析、方案设计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涵盖收集数据、揭示信息、综合研判、形成方案四个环节。

  <strong>三问是否会引发二次感染:还需进一步观察</strong>

  从入境查验专区的变化到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昆明边检站加速升级“软硬件”。与机场集团、航空公司协调对接,掌握航线复航计划,科学预测出入境流量;与云南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昆明市出入境管理局召开协调座谈会,做好恢复执行24/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准备工作。开展全员岗位能力提升培训,有针对性为民警补短板、强根基。升级改造T1航站楼36条智能查验通道,对读取旅客证件、采集旅客指纹和人像、防尾随等功能进行硬件及算法更新;优化数据预警预判,调整勤务运行模式,进一步提高旅客通关效率。

  作者 黄慧 郭弘屹

  根据协议,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花都区人民政府将在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人才交流等方面系统开展科研实践合作,以“研究+产业+品牌+教育”一体化方式开展建设科研智库、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人工智能和乡村振兴融合示范等,共同支持花都区打造广州发展北部增长极。双方将建立常态化工作联络机制,推进落实双方确定的合作项目。

郭庆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