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中国高铁勘察设计向“新”而行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23 11:02:53

  中新网武汉5月13日电 (张芹 张启山)“我从广州乘高铁来武汉只用了4个多小时,非常方便快捷!”马来西亚《亚洲时报》记者江雪鸿13日在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连连感叹中国高铁的建设速度和技术发展。

  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已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日益“丰满”的铁路网,让“坐着高铁看中国”成为民众便利出行的真实写照。从武汉乘高铁出发,4—5小时可直达大半个中国。

  飞驰的列车“脚下”,必须有好的“跑道”。作为中国高速铁路事业的首批参与者,铁四院不仅仅是“八纵八横”主骨架的骨干设计力量,也是中国高铁设计标准的主要编订者。

  铁四院线站院总工程师张超永介绍,截至2023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4.5万公里,其中铁四院设计建成60余条、共计1.5万余公里,超过全国投入运营高铁的三分之一。

  智能选线、北斗定位、数字地球……在铁四院数智化成果展厅,一批新突破、新技术、新应用引起众人关注。“中国高铁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知名度,这些技术的创新是非常了不 起的成就。”菲律宾《商报》总编辑蔡友铭说。

  据铁四院数智化事业部总工程师彭利辉介绍,目前在铁四院,铁路勘察、选线、设计全流程都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大幅降低人工成本,缩短设计工期。

  “过去勘察要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如今操作无人机就能飞过去看看。”张超永介绍,长距离大范围地理信息采集一般采用固定翼大型无人机,一次飞行上百公里,一周飞行即可采集全线数据;小范围精确数据采集则采用小型无人机,摄影分辨率可达5厘米。如遇到植被覆盖,还可采用搭载激光雷达的无人机,利用激光雷达数据自动还原植被下的地表数据;遇到河流湖泊,则有无人船负责信息采集,它可深入水下100多米,获取水文信息等。

  在设计环节,人工智能成了工程师的得力助手。“以往的选线往往靠‘人’,而智能选线则利用计算机自动完成三维空间线路搜索,生成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且最优的线路方案。”张超永介绍,设计师轻点鼠标,综合选线系统就可在1分钟内生成100公里线路的三维设计方案。

  眼下,铁四院正探索完善形成一套中国特色的智能设计技术体系和数智化标准,加速将中国标准、中国方案推向全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

  毛宁27日表示,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是首次访华。西班牙是中国在欧盟内的重要伙伴,今年是中西建交50周年。我们希望通过此访谋划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推动中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再上新台阶。

  但问题的解决却很缓慢。两国的边界谈判从1984年就开始在北京和不丹首都廷布轮流举行,至今已经20多轮。如果再考虑到前4轮谈判就对有争议的领土达成了指导性意见,双方谈判后续进展如此多艰就更奇怪了。

  2023年开年,补贴的彻底退出与价格战的打响,成为汽车行业的大背景。对于尚未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们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确定的开局。

  初晓表示,中巴合作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现如今,中国逐步与世界几大资源国开展非美元贸易结算。巴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中巴经贸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巴协议的签署也是对美元霸权的冲击。美联储激进加息以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美元信用不断透支,后续或有更多国家逐步采取非美元结算,巴西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杨力在专科阶段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但到了本科阶段,他选择了市场营销专业,现在的工作也与此相关,薪资比公司里的专科生每月至少多一千元。全班50人,只有包括他在内的2人升了本 ,除了少部分技术好的,很多人毕业了就是做销售或客服等。

  得知王伟没有生还可能后,参加搜救行动的海军舰艇鸣笛致哀,参与搜救的军民面向大海肃立默哀。中央军委追授王伟同志“海空卫士” 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

吴必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