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小”藠头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来源: 金羊网
2024-06-14 00:40:02

  中新网南昌6月12日电 (熊锦阳)眼下正是藠头收获的季节。12日,在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流湖镇,“红谷滩区藠头丰收节暨产品交流推介会”开幕。活动现场,多家企业与当地签下订单,预订今年产出的大批藠头。

  流湖镇属半丘陵半滨湖地区,是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镇。当地土壤含沙量高,具备种植藠头的各种优良条件。当地引进种植的“生米藠头”是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有色白、层多、肉脆等特点,因其具有杀菌、健胃、消食、除腻的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村里之前存在许多未开垦的荒地,为了更好地发展藠头产业,我们将这些荒地统一开垦承包,让村民在种植粮食作物之余还可以有一份来自藠头的额外收入。而且村民种植的藠头全部由公司收购,也不用担心销路。”在流湖镇党委副书记陈小武看来,“农户+公司”的藠头种植模式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2021年,流湖镇政府引进了一家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投资600万元在流湖镇设立了藠头加工项目,并建设了流湖镇藠头产业基地,目前已引进先进生产检测设备,打造了完善的技术和质量管理运行体系用于加工生鲜藠头。“公司一年可以生产2000吨藠头,生产的藠头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深圳等地区,同时还会出口至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公司负责人黎国水告诉记者,每年藠头丰收季,公司都会按照市场价收购当地村民种植的藠头,让农户吃上“定心丸”。

  “采收、清洗、腌渍、切割......藠头加工的许多步骤都需要人工操作,我们会优先招聘当地村民,每年能提供近百个工作岗位,人均一年可以增加2万元以上收入。”据黎国水介绍,每年6月藠头采收结束后,村民还可以在土地里种植水稻。“藠头的茎秆部分可以作为肥料还田种植水稻,通过‘水稻+藠头’的轮作模式,既不影响粮食主产区的水稻种植,又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是一种节本增效的新型耕作模式。”

  村民邓水保是流湖镇的藠头种植大户,承包了200余亩土地种植藠头。“藠头种植投入成本低、产量高,最主要是不用愁销路,种出来公司就能收购。今年采收后,我准备再种一轮其他作物,增加收入,现在日子是越过越有味。”邓水保说,去年种植的200余亩藠头已全部长成,亩产可达5000斤,每亩利润在1500元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截至目前,流湖镇藠头种植规模达3000多亩,已带动1015户农户走上藠头产业“致富路”。此外,当地还与南昌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和南昌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助推藠头产业提档升级,培育当地特色产业品牌。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流湖镇土地资源优势,全面提升藠头生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 带动农业结构优化,提高综合效益,赋能乡村振兴。”陈小武说。(完)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表示,舞蹈诗剧《东坡》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2023年重点创排与演出作品,是继现象级精品艺术作品《只此青绿》之后,又一部舞蹈诗剧形式的全新力作。从“青绿”至“东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次致敬,培育中国文化表达走向世界艺术体系,是一场深入阐发古今美学与精神哲思的艺术实践,是一次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时代性、国际性艺术创新探索。他希望通过《东坡》的合作,中国东方能与多方一同挖掘好“东坡文化”,弘扬好“东坡精神”,深入阐述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厚植情怀、赓续奋进,助力《东坡》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彰显大国文化自信的时代佳作。(完)

  数据显示,五年来,纪检监察主要法规制度共增加111项,初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纪检监察法规制度体系。

  1月8日起,中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相关措施指出,在口岸运行方面优化配套管理,保障货运尽快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逐步恢复陆路口岸客运出入境。

  昨日(1月7日)是2023年春运启动的第一天。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运,民航市场回暖明显。

  去哪儿网方面表示,自1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措施的通知》以来,平台上春节入住的香港酒店预订量比上月同期增长153%,而2022年12月的澳门酒店预订间夜量(入住房间数乘以入住天数)已超过2019年同期。

  “今年春运,候车提醒更加智能化。我们通过旅客服务信息系统,直接针对相应的检票口进行广播,避免了过去多个广播同时播放对旅客候车体验造成的影响。”成都南站党总支书记虞同忠说。

张怡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