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有故事丨“一带一路”乐队:把真实的中国唱给世界听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27 11:06:29

  在位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前,一支由外国留学生组成的乐队因演唱了《映山红》《茉莉花》等中国歌曲走红。近日,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了乐队的主唱丹尼尔和他的中文老师谢华。

丹尼尔来自坦桑尼亚,在南昌航空大学读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

  丹尼尔: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飞机,因为我们看到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所以我相信来到中国之后,我能学习这门技术并把它带回家,在我的国家继续发展航空事业。

  南昌航空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谢华同时担任留学生的中文教师。她说,2013年,学校的外国留学生自发创立了“一带一路”乐队。2015年,丹尼尔加入到乐队。

  丹尼尔:我们唱给我们国家的人,也多一些了解中国的文化。有些歌是用英文唱,有些是用中文唱,风格也是中国的跟国外的混在一起,中国人和外国人都能听懂。

  丹尼尔说,滕王阁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代建筑,前来参观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在这处风景名胜区演唱,能让歌声增加丰富的内涵,更好地与观众互动。

  丹尼尔:因为你在滕王阁不仅能看到很多中国古代的历史,还能看到南昌的历史。我们就是想去一个有历史的地方,不仅与中国人,还与外国人交谈,谈论中国深厚的历史。

  谢华表示,当时乐队在滕王阁前面演出时,效果非常好,周围游客都纷纷拿出手机拍摄。

  谢华:当时初衷是7月1日党的生日给党献礼。我们选了《茉莉花》,因为所有的外国人都喜欢这首歌;然后选了一首能代表江西的歌《映山红》,“夜半三更盼天明”,一下子江西的味道来了;再选了我们自己创作的《我和我的汉语老师》。这三首歌一唱,在滕王阁一拍,反响非常好。有互动,而且游客自发地拿手机拍。

  丹尼尔说,《映山红》这首歌他第一次听到时就觉得很好听,被歌曲那饱含深情、细腻婉转的旋律深深打动了。后来丹尼 尔去了井冈山,看了有关红军长征的视频,歌曲背后的故事让他更加感动

  丹尼尔:《映山红》讲述的是红军长征的故事,他们怎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讲述了他们对新中国成立做出了哪些贡献。(这首歌)饱含感情,触动心灵。我看了一个讲述红军历史的视频,更加感动。这首歌的旋律优美动人。

  谢华表示,“一带一路”乐队的发展越来越好,于是2019年开始自己创作歌曲。原创的第一首歌是《我和我的汉语老师》。

  谢华:一开始的时候学生非常有趣,他说老师你会不会武功,所以我就把它创作在歌词里。我告诉他,我们讲究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教他们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方式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自己也表达说,要让非洲也有高铁、快递、北斗,所以我们就把这个歌词自然而然地写在《我和我的汉语老师》里了。

  丹尼尔:大部分音乐是我们创作的,老师管歌词的部分。(这首歌表达了)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我们的感觉。这里面有一句话说“老师妈妈”,我觉得大部分中国学生也懂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的老师很关心你。我们也是这样,来中国什么都不知道,我们的老师帮(助了)我们。

  谢华表示,《我和我的汉语老师》这首歌成功以后,乐队又创作了《带你认识大中国》。这首歌里面出现了很多中国的地名,是因为这些学生记地名记得牢。这首歌不仅让他们记住了中文,而且传播了中国文化,展现了中国现代发展的成就。

  丹尼尔:看电影的时候就看古代的中国,功夫什么的。但是当你(来)到中国,你会看到高铁、地铁、高楼。你可以一个月或者三个月没有收到现金,就用移动支付工具支付,我觉得很方便。这个高铁和5G的部分是说,我来中国看到了中国的发展,我要带这种(科技)回家,让我的国家也跟中国发展得一样。

  丹尼尔说,他去过中国的一些地方,最喜欢的是江西景德镇,因为那里有陶瓷做的乐器,让他感到很亲切。未来他可能会去其他国家读博士,但是如果有机会,他还会来中国。

  丹尼尔:无论走到哪里,我觉得中国都会在某处与我同在,我觉得自己仍然是中国大家庭的一员,即使我在坦桑尼亚,我也会遇到很多中国人。如果有机会继续这样唱下去,我会去做的。

  在过去,哈尔斯工厂的流水线上密密麻麻都是人,现在人员精简,生产工序也逐渐“由长变短”。吴兴介绍,通过工序整合,在不影响成品的前提下,流水线上的工序减少,所需工人数量减少,生产效率也得到提升。

  支持联合国提高维和行动履行授权能力,坚持当事方同意、保持中立、非自卫或履行授权不使用武力的维和行动三原则,坚持政治优先,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维和行动应获得充足资源,支持为非盟自主和平行动提供充足、可预测、可持续的资金支持。

  “今年比去年招工更难。”袁永华也在分析原因,一方面,去年返乡人数远没有今年多;另一方面,工厂订单不稳定,真正复工复产的只有几家大企业,中小企业都还没上轨道。“去年很多厂子生意都不好做,很早就放假了,现在这个时候,员工都还没有信心。很多去年离开的员工,今年还在观望。”

  1982年,胡可一进入江南造船厂工作的第一年,恰好赶上包玉刚订造的第2艘散货船 “世谊”号完工。当时包玉刚专门邀请了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到上海为“世谊”号命名剪彩。

  自1972年第一对中国大熊猫“康康”和“兰兰”旅居日本,日本便掀起了“大熊猫热”。上野动物园园长福田丰对澎湃新闻说,日本的大熊猫爱好者确实比较多,大熊猫除了外形体态可爱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对外界毫无防备、无欲无求。即使是成年大熊猫,也有人类小孩的特征,这可能是很多日本人为之着迷的原因。

  上海市教委的数据显示,到2022年底,已有超过50%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其中超过一半为公办园。全国大部分地区如北京、安徽、山东等地则从2022年开始探索幼托一体化试点。

张克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