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南平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启动

来源: 上游新闻
2024-06-03 14:34:29

  中新网南平6月2日电 (张丽君 魏剑生 魏永青)在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2024年南平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2日在建瓯启动。

  共赏千年技艺、传承非遗之美。开场式上,独具特色的非遗展演活动引得游客连连赞叹。难得一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建瓯挑幡、南平南词、邵武傩舞悉数登场。融合了伞 技、点茶表演的茶戏共韵《北苑贡茶之歌》,让人感受到非遗文化共生共荣的魅力。

  活动中,可见建州古琴制作、金银器制作、建安盏烧制技艺,建瓯弓鱼,浦城剪纸,松溪版画、湛卢宝剑等非遗项目,饱含非遗传承人巧妙的构思、匠心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非遗传承人现场的展示互动,让大家感受亲眼所见和触手可摸的非遗魅力;还有令人惊喜的建州美食,建瓯板鸭、光饼、扁肉、豆浆粉、福矛酒、东游芋饺等传统美食项目,用煮、蒸、熏等手法,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美食,非遗传承人精心制作而成特色非遗美食,让广大市民感受随口可尝的满足。

  活动采用展演、展示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出南平域内60多项最具代表性和观赏性的非遗项目。建瓯还组织700多名小学生参与展演,超3000名小学生参加活动,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儿童,亲身参与、体验、感受家乡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着重培养“非遗小传人”,全面增强新一代对“建”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建瓯作为南平文化大县,脱胎于千年建州,福建的“建”就来自这里,历史上为郡、州、府、路、道之治所,是全国文化先进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在3000多年文明史的演进过程中,勤劳勇毅、智慧风雅的建州人民,创造了底蕴丰厚、瑰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南平347项非遗项目中,建瓯就有7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1项,成为闽北群星璀璨的非遗谱系中最亮眼的部分,是“建”文化源远流长的鲜明见证,拥有着独特且令人沉醉的魅力。

  近年来,乘着文旅经济发展的“春风”,建瓯市坚持以非遗激活文旅产业新动力,加强对非遗资源的挖掘整理、内涵阐释、活化利用。(完)

  未获授权公司无责

  革命老区大部分位于省际交界地区,在共同富裕进程中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条件和更为艰巨的发展任务。如何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实现老区人民共同富裕?

  聚焦民生福祉

  列车断电之后,记者随工作人员来到列车顶部。这里重点检查受电弓、避雷器等高压设备。“现在在开展检漏作业,重点是对碳滑板及相应的空气管路进行检查,看有没有破损、异常,或者有没有漏风漏气的情况,以确保受电弓状态良好。”周帅说。

  在周智看来,VR技术正推动产业元宇宙加速演进,元宇宙作为VR/AR、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数字技术的集大成者,打造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全方位融合的新空间,也开辟了消费元宇宙和产业元宇宙两个新赛道。

  据介绍,宝坻区将提升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和“电池、电子、电气”三大特色主题园区综合承载力,着力培育动力电池、智能装备、汽车配件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系统完备、高端高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吴立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