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六一”儿童节心理健康公益讲座走进陶然亭小学

来源: 未来网
2024-06-02 03:08:52

  中新网6月1日电(记者 张尼) “我读英语单词时总是把单词读错”“我的想法和父母背道而驰时,该怎么和他们沟通”“我对自己学习‘不上心’很烦恼,但真的不想学,怎么办”……“六一”儿童节前夕,在一场特殊的公益讲座上,来自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小学的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少年烦恼”。

  为提升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增强学生心理素质,5月31日,由中国新闻网和陶然亭小学主办,中新健康、中新教育、中新公益承办,微博协办的《少年不烦恼——“六一”儿童节特别节目》在陶然亭小学举办。

  学习出问题怎么办?向科学要方法、要答案!活动上,知名青少年心理专家宋少卫为孩子们带来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带领孩子们探究学习问题的真相。

  他说,在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中,40%左右是学习问题,35%左右是人际交往问题,25%左右是情绪情感问题。

  以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最多的“马虎”问题为例,宋少卫解释,要用系统思维看待“马虎”现象,这其中包括信息识别与驱动、逻辑加工、价值观、基础知识和标准化程序等多个维度。

  “马虎”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把题目中的6看成9,b看成d,可能就是信息识别的问题。”宋少卫说,在学习中应分析错误背后的诱因,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长期致力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北京安定医院儿童青少年病区心理治疗师徐高阳则带给孩子们克服心理压力的妙招。

  他说,当心理上有压力时,就像坐飞机遇到气流颠簸,这时候就可以用到“着陆技术”,包括精神着陆、身体着陆、抚慰性的着陆等方式。

  “对自己说出或写下善意的话,设想一件可实现的、期待的事,回到令自己感到安全的地方,这些都是抚慰性的着陆。”

  徐高阳说,通过着陆技术可以把注意力从内在的思考转回到外部世界,将大脑、身体和现实世界形成连接,帮助孩子们回到“此时此地”,让孩子们与压力保持一种健康的距离。

  讲座上,陶然亭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们还在现场与专家互动,将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分享出来,并得到了专业解答与帮助。

  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耿洁,中国新闻网副总裁赵强,陶然亭小学六年级师生参与活动。6月1日,《少年不烦恼——“六一”儿童节特别节目》在中国 新闻网播出。(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2月31日电 (张乃月)近年来,美国不断鼓吹对华“脱钩断链”,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意图将中国排除在全球供应链之外。

  这一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由理念愿景转化为现实行动。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的必然选择。6月10日,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该方案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减污和降碳的目标有机衔接,切实发挥降碳行动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源头牵引作用,并充分利用现有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协同促进低碳发展,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浙江首创减污降碳“双指数”,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区域指数和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指数,实现对减污降碳进展和效果的量化评估,为持续完善减污降碳工作提供决策指引。

  <strong>“关键少数”滥权、违规操作减刑、虚假保外就医……典型案例暴露出一些监狱党组织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会监督问题</strong>

  <strong>首日破发率超过1/3</strong>

  2023年,美国真的会同中国“脱钩”吗?美国《中国政治学杂志》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马奥尼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采访时认为,美国很难同中国真正“脱钩”。

  中国经济的后疫情时期,正在加速向我们走来。中国经济往何处走?投资的发力点在哪里?国内有哪些经济优势已经开始显现?为何全球多地上演“能源危机”而中国却能保持电力等能源价格基本稳定?这些问题,需要逐一解读。

童香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