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阐述俄经济转型十大目标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09 01:13:35

  首先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俄将努力在世界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并改变进出口结构。尽管存在种种阻碍和西方制裁,俄仍是世界贸易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并积极发展物流,扩大合作地理范围。2020年至2023年俄与亚洲国家贸易增长60%、与中东国家贸易增长1倍。与友好国家的贸易已占据俄对外贸易额的四分之三。俄将继续加强与欧亚经济联盟合作,确保所有参与者的利益平衡。

  在物流运输领域,俄将加紧开发东部铁路网。到2030年,俄东部铁路运输能力将增至2.1亿吨,到2032年增至2.7亿吨。在南部方向,国际南北运输走廊及亚速海-黑海运输走廊的发展计划已获批准。北方航道去年货物吞吐量3600万吨,未来可能突破1.5亿吨。俄将继续发展北方航道基础设施建设,为此将在俄联邦国务委员会框架内设立专门委员会。预计到2030年经俄领土的国际运输走廊运输量将达到2021年的1.5倍。

  在跨境支付方面,去年俄出口以“不友好国家”货币支付所占份额减少一半,卢布结算在进出口交易中已接近40%。俄将与合作伙伴一道,增加本国货币在贸易支付中的使用,提高贸易结算的安全性和效率。

  二是转变俄经济增长质量和内容。他表示,去年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3.6%,今年第一季度为5.4%。俄经济增速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且增长态势主要来自非资源性产业。俄在GDP和购买力平价方面已超过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确保长期稳定的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增长是俄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三是提高劳动力市场质量。俄未来将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重新配置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现代化的紧缺专门人才,未来10年将再建40所高校。

  四是提高经济效益。他表示,实现经济高增长最重要的条件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俄应在短期内 跻身全球机器人化密度最高的25个国家。

  五是数字革命。到2030年,俄将在经济和社会等所有关键领域创建数字平台,这些任务将在新的国家项目“数据经济”框架内得到解决。

  六是加速发展现代技术和创新经济。到2030年,俄计划跻身全球研发领域前10名。为此将在自动化、新材料、化学、空间服务、能源技术等关键领域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项目。

  七是强化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目前俄有约650万家中小企业,政府将为中小企业更快发展创造一切条件。

  八是发挥地区潜力。明年俄将启动新的国家项目计划,以发展地区教育和医疗保健系统、体育、文化等,并改善城乡环境。到2030年底,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预算贷款发放总额将达2.5万亿卢布。

  九是减少贫困和不平等,提高居民和家庭收入。

  十是改善家庭生活质量。俄政府将加大力度支持出生率和多子女家庭,保护母亲和儿童,增加老年人和残障人士长期护理系统的可及性,改善教育和医疗保健系统及居住环境。

  普京表示,全球经济已进入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代。俄将加大支持经济社会积极变革的力度,并愿与所有感兴趣的各方进行广泛合作。

  一是做好涉台文物保护利用的宣传、研究和规划编制。设立并启动“涉台文物保护工程”,重点保护一批祖籍在漳州的台湾同胞的祖祠、祖居和历史文化村镇。同时,有计划地深入挖掘和保护反映两岸渊源的文化、习俗、传统工艺、传统产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立足基本国情,顺应新时代新征程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新要求,紧贴亿万人民创造性实践,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突出抓好四个方面工作。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战略部署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就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四方面工作要求:一是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巩固和深化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创新性政策方面的改革成果,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二是要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三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四是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022年2月,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童朝晖还提醒,医务人员和专业人员一定要加强抗病毒新药的用药培训,充分了解其作用机制、适应症、不良反应以及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降低药物临床使用风险。

  <strong>华中区域</strong>

林正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