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大食物观的福建启示】因地制宜 走特色发展之路

来源: 凤凰网
2024-06-30 14:31:34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人均耕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上世纪80年代食物总量匮乏、品种单一,每年需从外省大量调入粮食和蔬菜。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率先提出并探索实践大食物观,稳住粮食,山海田一起抓,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30多年来,福建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向海洋要食物,向森林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因地制宜推动特色现代农业转型,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初夏时节,福建宁德迎来新一轮收获。山上,万亩竹林绿意涌动,挖笋正当时;海里,一根根绳子拉起,收获满船的海带;田间,连片的温室大棚产出各种新鲜蔬菜。

  宁德位于福建东北部,俗称闽东。上世纪80年代,宁德经济总量排在福建省末位,人均占有粮食也低于全省水平。1988年6月,习近平同志调任宁德地委书记,他带队深入全地区9个县,边走边调查,边思考、研究。针对当时以农业为主的实际情况,他认为,闽东穷在“农”上,也只能富在“农”上。

  宁德环山抱海,境内陆地面积九成以上是山地、丘陵,海域面积是陆地面积的3倍多。长期以来,当地农业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耕地经营上,沉睡的山海资源、空白的产品有待开发。对此,习近平同志的发展思路是山区要重点发展林、果、茶和饲养业,沿海要从养殖业入手,搞好深加工和综合系列开发。一时间,宁德掀起了山海资源开发利用的热潮。1989年2月,8位农民代表来到宁德地区行署会议厅作报告。

  在《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这篇文章里,习近平同志指出,过去讲的粮食只是狭隘地理解为就是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也就是说,肉、蛋、禽、奶、鱼、果、菌、茶……这些都是粮食。2001年,已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制定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在总体思路中贯彻了大食物观,即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开发。从一域到一省,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推动培育了茶叶、水产、花卉苗木、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 大。

  因地制宜,耕山牧海,福建构筑起临海蓝色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带。晋江胡萝卜、武夷岩茶、平和蜜柚、永安笋竹等从山海间走来的土特产让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有了“金钥匙”。在盛产大黄鱼、鲍鱼、海带的福州连江县,当地立足水产资源,加快打造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从近海向深远海拓展,从传统养殖延伸到种业、装备、精深加工,逐步建立起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30多年来,福建在大食物观科学指引下发展特色农业产业。2023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311万吨;水产品育苗已从传统的“两藻四贝”发展到120多个品种,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全国第一;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栽培种类全国最多;福建成为全国七大“南菜北运”和主要出口蔬菜省份。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4/1720780176.jpg" alt="" />

  会议提出,要持续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进一步发挥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健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持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

  随着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正式启动,势将汇集更多优秀的正能量作品,汇聚起新征程上重整行装再出发的磅礴力量!(完)

  除了电商平台,全聚德的实体门店,也可能买到全聚德白酒。全聚德董秘办表示,白酒产品在实体门店陆续上架。

  目前,在洞庭湖区像徐彐兵一样靠着解锁“双季稻+”走上致富路的新农人越来越多,这些新农人以“农业新技术+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先后探索出了稻稻菜、稻稻肥、稻稻鱼、稻稻薯等多个“双季稻+”套种模式,为稳粮增收提供了多样可能。

  文职人员因在作战和有作战背景的军事行动中承担支援保障任务,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以及军级以上单位批准且列入军事训练计划的军事训练造成伤亡的,其抚恤优待参照有关军人抚恤优待的规定执行。

吕德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