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3所高校加入文化遗产保护助力行活动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07 18:08:17

  中新网武汉6月7日电 (张芹 刘韬)“青春赋能文脉传承——武汉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暨第一届武汉高校文化遗产保护助力行活动”启动仪式7日在武汉博物馆举行,由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13所高校学生组成的武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青年志愿队正式组建。

  此次活动旨在鼓励引导青年学生参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工作,全面展现武汉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推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

  第一届武汉高校文化遗产保护助力行活动将持续到今年11月,其中包括,武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青年 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年游”、武汉文物和文化遗产“青年拍”、武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青年说”等5项重点活动,以及文物建筑创新利用设计工作坊、高校文化遗产创意设计大赛等。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系主任陈铭表示,让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又有利于深植保护意识,发挥青年学生的力量。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武汉理工大学2022级本科生杨嘉怡称,武汉历史文化遗产众多、类型丰富,期待在实践中掌握更多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新方法。

  当日,《寻迹江城——武汉考古四十年成果展》正式开展。该展以时间为轴,通过近30处考古遗址发现的482件珍贵文物,生动展现了武汉从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的发展历程。“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为什么考古”公众考古讲座、“穿越时空的匠心——文物修复体验”青少年研学等系列活动也同步举行。(完)

  李光复、孙桂田、周深以一曲《花开忘忧》描绘出了一幅“青梅白首,岁月静好,花开忘忧”的温润人心的画卷。黄霄雲、宋轶、宋祖儿、单依纯联袂带来清新隽永的《绿水青山》,歌曲以黄梅调为创作灵感,娓娓道来一段寄情山水的故事,徐徐铺展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2/3418542027.jpg" alt="" />

  老达保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彭娜儿介绍,全村114户475人中,就有9位非遗传承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位,“我们有原创拉祜民歌300多首,吉他200多把,一个村子就是一支乐队!”

  医生牵挂着自己的患者,医院同样牵挂着自己的医护。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松江院区食堂为大年夜值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三荤两素一汤,有白洋葱牛仔粒、糖醋肋排和彩椒凤尾虾。食堂现场张灯结彩,还摆出了兔年玩偶、糖人、面人和冰糖葫芦,让留守的医护人员感受到新年的气氛。

  三一重装灯塔工厂只是铁西区依托工业互联网数字赋能产业转型的缩影。铁西区工信局党组成员王彦民介绍,目前全区已建成5G基站3200个,全区重点规上工业企业互联网接入率达75%,位列全市第一。打造工业领域5G应用场景35个,占全市70%以上。通过数字化改造,企业降本增效幅度在20%以上。

  “5分钟后,集合出发!”上午9点,指导员张圣伟一声令下,还没等“吐出”的白烟在寒冷的空气中散尽,执勤官兵就已迅速奔赴兵器室展开行前准备。

曹祯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