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可当选?“洋院士”疯狂扩招!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01 19:15:31

  中新网北京5月15日电(张钰惠 袁秀月)近日,西安一名90后博士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成为“世界唯一一位90后院士”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洋院士”的含金量遭受质疑。

  网上流传的一份名单中,2021年至今,60多名国内人士戴上了这一头衔,其中不乏高校教授和企业高管。“洋院士”含金量质疑下,他们正紧急去掉头衔。

  “洋院士”们正紧急去掉头衔

  “花40万可买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相关信息引发舆论关注后,5月7日至8日,有媒体查询发现,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上此前被指“超三分之一疑似中国人”的“院士电子百科全书”页面一度消失不见;5月9日,该页面再度出现,但名单中部分疑似中国人的人名不见了。

  5月15日,中新网查询发现,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上的“院士电子百科全书”栏已不再显示。

  “欧洲自然科学院新晋院士颁证授勋仪式在京举行”“XXX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近年来,此类消息层出不穷,并多次出现在高校、社会组织和媒体的通报及报道中。

  中新网梳理发现,网传名单中的60多名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目前仅有十多位院士的当选消息还在其所在高校或企业官网、当地官方平台的通报中,多篇院士当选消息已被高校官网或官方平台删除,不过仍有多位人士的百度百科保留“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头衔。

  针对井喷式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现象,中国科协近日发文呼吁,各部门机构不应为“投机者”捧场站台。

  遭受争议的“洋院士”还有这些

  其实,不仅是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近年来,还有一些海外院士遭受争议。

  去年12月,针对某高校90后教授当选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有网友评论“含金量低”。今年2月,有B站up主质疑某几位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没有过硬的研究成果,在网上引发热议。

  中新网注意到,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关于如何评选外籍院士的帖子。在这些帖子中,除了欧洲自然科学院,在列的机构还有俄罗斯工程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乌克兰国家工程院等。

  上述机构均显示为“公共组织”。俄罗斯工程院的官网上,介绍其为“全俄公共组织”。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官网显示,其“自1991年以来一直作为公共自治组织运作”。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官网显示,这是一个“全俄罗斯公共创造性科学组织”。欧洲自然科学院院长弗拉基米尔·蒂明斯基(Vladimir Tyminskiy),还是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及名誉首席科学秘书。

  其中,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的维基百科特别标明,该学院与俄罗斯科学院没有关联,因许多成员缺乏科学资历而受到批评。

  上述机构中,很多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近年来不断扩大其院士队伍。例如,据媒体估计,2022年5月到2024年4月间,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数量增长300%。中新网发现,还有学者一人便拥有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三个头衔。

  近日,中新网咨询一位中介关于评选外籍院士的信息,被告知“目前比较敏感,这个时候别申请,过段时间”。

  “克莱登”式 院士为何有

  争议之下,有网友用“克莱登”式院士和方鸿渐代指“洋院士”。外籍院士都是山寨院士吗?“克莱登”式院士为何有市场?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类似组织机构按相关国家的制度的确存在,只是不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这样有公权力做信用背书。而中外的制度、文化差异给了太多人钻空子的机会。

  一位高校学者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很多国外院士确实是很高的荣誉,具有很高的含金量,但国外同时也存在很多民间机构,甚至山寨机构,院士的头衔可以花钱购买,对此需要理性看待和辨别。

  该学者认为,“洋院士”之所以在国内有市场,是因为院士的头衔不只是学术荣誉,还跟利益挂钩,能够参与资源分配,“利益太大了,就会导致有人愿意花费资源去谋求,有人也会愿意被资源收买”。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中新网表示,国内社会对院士头衔有一种超越学术的追求。由于需求远远高于供给,导致了许多人“买院士”。在这一土壤环境下,建立规范专业的评价机制,减少学术荣誉的功利性,是消除“洋院士”井喷现象的基础。(完)

  <strong>挑错的过程是探究问题的过程</strong>

  继续运行空港口岸重点货运航班“绿色通道”、陆路口岸和边境检查站重点物资车辆“快速通道”、水运口岸“边检登轮码”网上自助办理等便利措施。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政法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全力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为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开年密集“打虎”,彰显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意志,释放了反腐败斗争一刻不停,永远吹冲锋号的强烈信号。

  “以前优化营商环境主要是改善引企引资的小环境,现在强调更多的是安商、亲商、暖商的大环境。”宁波市政协委员、恒太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芳园在现场如是感慨。

  “创业之初,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与挫折,最多的是观念上的不理解。当时,人们更多习惯沿用手工记账、人工报表,担心电子产品后续收费昂贵。”索南木才让认为,传统数据不联通,管理有很大困难,抢占新业态“风口”势在必行。

张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