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运业刮起“绿色旋风” 2024船舶替代燃料改造交流研讨会举行

来源: 企业网
2024-06-29 00:28:05

  中新网上海6月28日电 (记者 缪璐)作为国际货物贸易的重要运输工具,一艘艘航行不停的集装箱船,也在经历能源转型。这些传统靠燃油、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的集装箱船,正转向使用一种更为清洁的燃料能源——绿色甲醇。

  全球航运业正刮起低碳、零碳的“绿色旋风”,2024船舶替代燃料改造行业交流研讨会28日在长兴岛召开。上海中远海运重工、曼恩(MAN ES)、瓦锡兰(Wartsila)、温特图尔(WinGD)、中国船级社(CCS)、英国劳氏级社(LR)、挪威船级社(DNV)、威海重工科技、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院(MARIC)等专家重点围绕船舶替代燃料改造最前沿行业前景、市场动态、技术方案等开展经验分享交流。

  有数据显示,相比传统燃料,可再生甲醇在生命周期评估(LCA)中可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高达九成以上,且作为常温液体燃料,甲醇相比LNG、氨、氢等更具安全性,已成为航运业未来新型绿色燃料的一种发展方向。

  据介绍,位于长兴岛上的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又将迎来把5艘传统燃料集装箱船改装成为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的项目,让它们变身成为更绿色低碳的船舶。作为全球航运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上海中远海运重工积极致力于推动航运绿色转型,不断探索和实践船舶绿色代替燃料改造。

  大型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作为高附加值船舶和市场主流船型之一,其改造研发是世界各造船企业竞争焦点,是实现节能减排和船型升级重要船型平台。

  与会专家们认为,该改装项目不仅迎合全球新一轮船舶低碳/零碳燃料技术革命需求,也顺应了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将有效填补国内甲醇燃料动力船行业规范标准的欠缺,推动甲醇燃料动力技术的研究应用,提升我国绿色零碳装备及系统自主研发能力,实现绿色零碳技术在船舶上融合集成。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示范成果也将为船舶航运行业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提升我国船舶工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本次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即将改装的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来自塞斯潘(SEASPAN)。早在2024年3月,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就与中远海运集运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签署13.8k及20k标准集装箱船双燃料改装“2+2”EPCIC改造。上海中远海运重工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与塞斯潘签订甲醇双燃料改装协议,不仅让同行业看到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在甲醇双燃料船修理改装领域的潜力,还巩固了我们在新能源领域船舶修理改装的优势地位。”

  “我们将继续聚焦科技创新引领,注重发挥 自身优势,推进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助力长兴‘世界级海洋装备岛’建设,积极推动中国高端制造走出去。”上海中远海运重工相关负责人说。(完)

  “航空货一直以来都是大宗贸易货物,铁路和汽运跨境电商贸易都已经开展,多亏了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海关及相关政府部门协调指导,帮助我司突破和创新,才迎来这次首航成功,后续希望能有更多跨境电商货机新航线。”乌鲁木齐某国际货运公司负责人谭德义说。

  二是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东西门场站的建设,将帮助匈牙利更好参与欧亚之间的铁路货运业务。”东西联运物流公司首席执行官亚诺什·塔洛希说。东西门场站占地面积85公顷、总投资超过400亿福林(1元人民币约合54.71匈牙利福林),每年可处理100万标准箱。项目所需的5G网络由沃达丰匈牙利公司承建,网络设备由华为匈牙利子公司提供。塔洛希表示,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数字合作是重要内容之一,东西门场站选择华为作为其5G专用网络设备供应商,这也是数字合作的一部分。

  《指导意见》对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基本要求进行细化规定。采用非强制性手段能够达到监管目的的,不得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确需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依法在必要的范围内进行。

  男装主要有贴里、道袍、直掇、程子衣等。《云间据目抄》中提到男人都穿“细练褶”,这是从元代辫线袄演变出来的一种袍衫,上身和下裙在腰间缝合,裙腰下有褶。

  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丁 蓉

黄士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