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短期将迎来非理性下跌的修复

来源: 人民网
2024-06-20 08:40:53

  来源:国元期货研究

  一、行情回顾

  自4月25日郑糖主力期价触及6100元/吨一线实现阶段性探底之后,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震荡盘整,其中郑糖期价盘面5月份的震荡反弹要强于外糖盘面,主要是受国内现货价格的支撑,而6月开始,郑糖期价盘面要明显弱于外盘,2024年6月18日,郑糖主力期价结束了为期近两个月在6100-6300元/吨震荡的态势,出现了破位下跌,突破了6100元/吨一线支撑,收盘6004点,空头增仓8.15万手,创2024年年内最大单日跌幅3.25%。

  二、全球白糖供需格局分析

  2.1 巴西5月份压榨产糖数据连续低于市场预期

  巴西甘蔗行业组织UNICA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上半月巴西中南部地区甘蔗压榨量总计为4,47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0.43%,略低于市场预期。UNICA在报告中称,5月上半月糖产量为25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0.97%,乙醇产量增长2.14%,至19.9亿公升。

  据外电6月14日消息,UNICA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下半月巴西中南部 地区糖产量低于预期,用于榨糖的甘蔗数量连续第二次低于分析师的预期。UNICA发布报告称,5月下半月糖产量为270万吨,同比下降7.72%;甘蔗压榨总量为4520万吨,同比下降3.36%;乙醇产量小幅下降0.2%,至21.2亿公升。

  2.2 巴西港口等待装运食糖数量有所下降

  据外电6月12日消息,巴西航运机构Wiliams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2日当周,巴西港口等待装运食糖的船只数量为90艘,此前一周为92艘,港口等待装运的食糖数量为372.71万吨,此前一周为403.81万吨。在当周等待出口的食糖总量中,高等级原糖(VHP)数量为361.56万吨。根据Williams发布的数据,桑托斯港等待出口的食糖数量为283.54万吨,帕拉纳瓜港等待出口的食糖数量为68.1万吨。

  2.3 原糖净持仓由空翻多

  CFTC公布的最新周度持仓报告显示,截止6月11日当周,对冲基金及大型投机客持有的原糖净持仓由空翻多至11070手。多头持仓为194930手,较之前-周增加1119手,空头持仓为183860手,较之前一周减少13991手。巴西干旱天气导致机构对未来产量和制糖比预期均较为谨慎,印度季风雨情况恶化或影响糖产出前景,未来持续关注巴西压榨进度情况及市场情绪变化。

  三、国内白糖供需格局分析

  3.1 国内现阶段缺现货已是市场共识

  本榨季国内食糖销售量同比偏快,整体上快于历年销糖进度,截至2024年5月,累计产销率为66.17%,全国食糖工业库存337.04万吨,处于近7个榨季的次低水平;我国近3个月白糖进口糖极度偏低,据海关总署6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5月食糖进口量为2万吨,同比减少51.8%。

  3.2  三季度将面临集中到港的压力

  2024年3-5月,我国食糖进口量严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考虑到2个月的船期,3-5月的买船到港正值巴西糖配额外利润为负时的时间窗口;2024年4月原糖大跌之后,巴西糖配额外进口利润打开且转正,高于2023年与2022年同期时的配额外进口利润区间,此时加工糖厂点价后的买船到港时间将为6-7月。

  四、后市展望

  白糖年内偏空已成共识,但对于何时下跌以及跌到什么程度尚有分歧。最近巴西的产糖进度需密切关注,真正能准确评估巴西新季产糖量的时间点在7月的产糖高峰期。本榨季国内白糖产业的普遍共识是全社会库存处于低位,糖源偏紧,在进口糖尚未放量进口之前,国内预计会维持糖源偏紧状态。后续盘面依旧持低位反弹对待,长期偏空。

责任编辑:张靖笛

  此前报道显示,美国国内和外国芯片制造商对美国政府限制其与中国开展业务的做法非常不满并予以抵制。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政府也进行了回击。最强烈的批评来自韩国。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遥遥领先于韩国其他贸易伙伴。分析认为,在政治层面,韩国政府可能想与美国同步,但在经济利益方面,并没有放弃中国市场的意愿。

  多位辽宁体育界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提到,自宋凯担任辽宁体育局局长以来,除了全运、奥运成绩,辽宁男篮三次夺得CBA总冠军,两次夺得全运会冠军,是其任上的“重要突破”。此前,辽宁男篮先后8次打进CBA总决赛,均铩羽而归。

  6月7日,在连日阴雨和前一天的高温晴天之后,杜店村终于迎来了全面的麦收时间。农人们格外留意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显示下一次有雨的时间可能要等到6月10日,这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三天时间足够全村完成收割。

  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尤其是1981年后出生的人)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

  随出生队列后移,年龄别无活产子女比例大幅升高,1980年出生队列女性40岁时的无活产子女比例(7.85%),比1970年出生队列女性40岁时的无活产子女比例(2.58%)提高了5.27个百分点。1980年出生队列女性40岁时的无活产子女比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85%)的省份有13个,其中,北京高达15.24% ,上海达到13.42%,黑龙江、广东和辽宁也均超过10%。

  在原新看来,本世纪中期之前,人口数量、结构、素质和分布的人口机会表现均是人口发展规律的结果,规律难违,尊重和适应规律是我们坚守的底层逻辑。

张雅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