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突破!“点亮”肺部为重疾早期筛查提供新路径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27 20:27:54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24日揭晓,人体肺部多核磁共振成像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科研团队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究,实现了人体肺部气体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重要突破,为解决肺部重疾早期筛查提供了新路径。

  很多人不知道,我们人类的肺部在传统临床磁共振成像中就像一个“黑洞”,这是因为传统磁共振成像以水质子作为信号源,而肺部是空腔结构,水质子少,是人体磁共振成像的一大“盲区”。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 周欣:比如说临床医生看胸透、看CT,肺部通气功能即使是好的,它全部影像上面显示的是黑的,你没法区分我们吸进气体有没有到达肺泡。

  科研团队经过十余年的攻关,突破了肺部空腔气体无法成像及成像速度慢等难题,实现了被检测者只需吸入特制的“氙气”,屏气3.5秒,一副人体肺部磁共振的3D影像就会快速呈现出来。

  影像中,气体抵达肺部的位置清晰可见,患者的肺部微结构、气体交换功能情况等一目了然。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 周欣:我们这个肺部多核磁共振成像,它是个亮的信号,传统信号是暗的、黑的。所以说我们简而言之称为“点亮”肺部,就是把以前肺部黑洞看不见的地方,我们能够把它“点亮”,就明确地知道哪块地方的肺部的功能是好的。

  据介绍,在这项技术中运用的氙-129在肺部功能探测方面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是一种无放射性、无毒、可 吸入的惰性气体。科研团队自主研制的医用氙气体发生器,可将其磁共振信号增强5万倍以上,解决了肺部空腔气体成像难题。

  这项技术

  能无入侵、无电离辐射检测

  定量、可视化评估人体肺部微结构、通气及气血交换功能

  构建了含三大类20余项指标的肺部生理评估体系

  为肺部疾病的早期筛查和治疗评估提供了全新的医学影像手段

  填补了临床肺部气体交换功能无创可视化评估的空白

  目前,这项技术及装备已经在全国多家三甲医院开展慢阻肺、肺癌等疾病的临床研究。

  谈及轨道交通装备集群的优势,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曾形象地说:“在株洲,喝一盏茶的工夫,可以把制造一台机车的上万个零件,在方圆5公里范围内集齐。”

  据《清史稿》载,1889年12月,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给清朝政府上了一道奏折,请求修建一条南北走向、从北京卢沟桥到湖北汉口的卢汉铁路——绕过了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而经过了郑县。

  胡松称,该团伙有着非常强的反侦查能力。比如,作为主犯的郑某只和下级代理联系,从不和赌客直接联系。而且,赌博的网站来自菲律宾和缅甸,为让赌客可以登录,他们就在境内设置了虚拟服务器,“为逃避打击,网站每隔两三天就会更换域名。每次更换后,郑某等人就会把更新的总域名发到群里,让代理们及时更新”。

  复星医药方面也强调,不是“网售”,不能误导视听,只是与有资质的互联网问诊机构洽谈合作中。目前只是探索通过互联网医疗渠道,由有资质的发热门诊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诊断开处方。据悉,阿兹夫定片已在全国31个省份完成医保挂网,并正加快全国医院终端铺货,现已覆盖全国2000多家医院。

  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2月,张力入选《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排第556名。2013年新财富中国富豪榜以223.0亿排名第十五。2022年,张力、张量父子以190亿元财富,位列2022胡润百富榜第296位。

  那是一个4岁的小女孩,身有残疾,核酸阳性。杜鹃给她测了血压、血糖,数据都还好,只是人的意识不太清醒。杜娟说,自己现场救治的同时,社区的领导一直在给卫健委打电话,帮忙联系可以就诊的医院,但由于小女孩的病史尚不清楚,很难协调到合适的医院。

刘惠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