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引进来,蒙医药在融合中传承发展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30 22:07:5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 石佳)当谈起蒙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以下简称“国际蒙医医院”)副院长特木其乐滔滔不绝。在他看来,各民族医学的互相学习,共同构建了中医医学体系,比如,“灸”就是蒙医的治疗方法之一。

  “随着中医教研的全面发展,蒙医学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传承。”特木其乐说。

  蒙医学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在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形成的医药科学体系。特木其乐介绍,蒙医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如今能够系统科学全面地发展,离不开内蒙古自治区较早地确立了蒙医学的医学培养体系。

  1956年成立的内蒙古医科大学,是新中国在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为蒙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如今,国际蒙医医院作为国家第二批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单位,也致力于发挥蒙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健康领域的多样化合作,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打造中俄蒙经济走廊上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服务出口品牌。

  其中,蒙药制剂是国际蒙医医院立院发展的“金字招牌”,国际蒙医医院国家蒙药制剂中心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国家蒙药制剂中心”,设计生产蒙药制剂品种240余种,制剂剂型10种。

  6月2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医生正在为患者诊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摄

  特木其乐表示,蒙医学已经成为一项专项学科,与现代医学共同发挥作用,解决人民健康问题,特木其乐是脑病科的专家,如今他正在围绕“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治疗进行蒙医药研究和探索。

  与此同时,国际蒙医医院的医生还深入基层,走进百姓家里。2018年,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组建“乌兰牧骑——走基层巡诊医疗队”,深入内蒙古农村牧区及边远地区开展义诊活动。六年来,这支健康乌兰牧骑的行程达26000多公里,服务农牧民群众近两万人次,用实际行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特木其乐介绍,“我们还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将优秀青年医生送出去读研究生、博士,他们毕了业再回到我们医院。”

  6月2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北京骨科专家出诊室里挤满前来看病的患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摄

  2023年7月,北京市和内蒙古自治区还共同发起京蒙协作,提出“医疗倍增计划”,包括举办重点专科建设签约仪式,共建临床重点专科,推动北京互联网医院落地等措施陆续落地。

  据统计,截至当年12月31日,北京专家来呼和浩特出诊111人,合计出诊217人次,接诊患者3097人,完成 手术201台,开展基于互联网的远程会诊、病例讨论、示教培训126次。

  新华社记者高敬、韩佳诺

  2023年1月5日,中国在院新冠阳性重症患者达到峰值,之后连续波动下降,近期中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近6万例,平均年龄80.3岁……

  看似繁琐的传统手工操作工序,成就了“九月九陈年封缸酒”的独特风味,“圈粉”不少当地民众。每遇逢年过节、娶亲嫁女、乔迁做寿等喜事,许多当地人都会买上一些“九月九陈年封缸酒”,席间推杯换盏,增添欢乐气氛。

  “海洋石油301”是当前全球最大的LNG运输加注船,可装载3万立方米LNG,能一次性满足两艘最大型LNG动力船舶的加注需求。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公司副总经理张振翔介绍说,此次受注船为全球最大LNG动力集装箱船法国“达飞协和号”,加注历时5个小时,总加注量约6000立方米。

  随着春节临近,不少在越南的同胞都在计划回国事宜,来自广西的韦永德也时刻关注着国内的疫情防控政策。当他得知入境不用集中隔离,便带着孩子第一时间返程回国。

  2023年,将于还本付息日归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年利息的储蓄国债(电子式)包括7笔,将于兑付期开始后归还本金并支付全部利息的储蓄国债(凭证式)包括6笔,在还本付息日归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的记账式附息国债包括23笔,在还本日按面值偿还的记账式贴现国债包括26笔。

张素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