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综述:数读我国卫生健康进展成效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02 16:45:15

  当天的发布会以“卫生健康进展成效”为主题,来自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用多组数据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成效。

  中国于2009年启动了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年来,医改相关工作如何让群众受益?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副司长庄宁表示,在医疗方面,前四批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了460多个专科、开展医疗新技术6200余项,患者外转就医较建设前平均下降了约3成。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通过布局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强有关临床重点专科,破解群众跨区域就医难题。”庄宁说。

  其中,分级诊疗制度作为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重要着力点。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说,国家卫健委围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制度框架,以医联体建设为载体,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构建更加科学的分级诊疗格局。

  她表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建成各种形式的医联体1.8万余个,全国双向转诊人次数达到3032.17万,较2022年增长9.7%。其中,上转人次数1559.97万,较2022年下降4.4%;下转人次数1472.2万,较2022年增长29.9%。

  此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能力建设也在不断加强。据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副司长秦兴强介绍,依托国家和省级疾控中心,我国组建了20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覆盖17个省份;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国家队建设,尽快实现所有省份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处置的专业能力。

  在提升疾病防治服务质效方面,秦兴强也谈到,我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平均报告时间从原来的5天缩短到现在的4小时,国家层面建立了72小时内快速鉴定300种病原体的技术体系,100%的省级和90%的市级疾控中心具备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能力。

  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年龄结构的 变化,我国采取了哪些支持生育的措施,让更多家庭享受普惠托育服务,备受各方关注。

  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提到,国家卫健委会同有关方面大力促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包括实施托育建设重大专项,支持48个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公办托育机构和普惠托位建设等诸多举措。“目前,全国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已近10万个,托位约480万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欧阳波也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表示,中医药在服务百姓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初步测算,2023年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12.8亿人次,出院人数为4148.6万。”

  随后,巴西首都联邦区行政长官伊巴内斯·罗沙宣布,解除联邦区公共安全事务负责人安德森·托雷斯的职务。托雷斯本周刚上任,目前在美国旅行。他曾在博索纳罗政府担任司法与公共安全部长。

  他说,泰国的新冠疫苗和药物充足。如果游客在泰国境内确诊,可以到医院治疗,不需要担心。如果游客有意在泰国接种疫苗,在缴纳相关费用后即可接种。

  山西矿产资源丰富,为国家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有“煤铁之乡”之称。

  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显示,过去两年,美国的肆意制裁引发了叙利亚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加剧了人道主义危机。2021年,叙利亚货币贬值近80%;2022年,叙利亚遭遇恶性通货膨胀,基本商品价格飙升,通胀率一度接近140%,贫困率达到前所未有的90%。

  “考研大学生和二次考研的多了,自然分流了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的人数,这是当前招聘面临的一大挑战。”吕文雯说,有些学生研究生考试失利后,明确表示暂不就业,继续考研。

  【解说词】不论是同学圈朋友圈的问题,还是家风问题,主要责任还是在领导干部自身。回头反思,张敬华也承认,关键还是由于自己内心一直存有贪欲。

王泰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