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天镇:农文旅融合添新彩 乡村振兴驻新颜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28 02:31:24

  中新网大同6月27日电 (杨静 范海明 王宏)盛夏时节,走进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赵家沟乡窑沟村文化旅游区,阳光下,黛紫色的薰衣草花海熠熠生辉,宛如一片紫色的海洋,空气中弥漫着清雅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连日来,来窑沟村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徜徉在花海里踏青赏花、拍照,尽享夏日乡村美好风光。“薰衣草花海很美,夏日塞北风景绝佳、凉爽宜人,带家人孩子来游玩避暑,享 受清凉夏日。”来自安徽的游客薛文雅说。

  窑沟村位于天镇县城南30公里处,平均海拔1170米,是一个深藏于丘陵地貌中的古老村落,群谷环抱,水雾缭绕,孕育出春秋温暖润泽,夏季清凉无蚊的小气候。

  近年来,窑沟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延伸乡村产业链条,旧貌驻新颜,勾勒出一幅“产业+生态+旅游”多彩田园画卷,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窑沟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村投资1500万元打造“魅力乡村”,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合作模式,流转土地270余亩,种植30亩薰衣草及景观树、观赏花卉等,为游客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村内还建成了融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临河赏景于一体的自然民宿,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环境。同时,村庄还设置了观光栈道、秋千、特色星空房农家乐、户外露营等配套设施,推出“古村落+新农村+农文旅”乡村旅游模式,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感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体验到乡村生活乐趣。

  自项目落成以来,窑沟村吸引力大幅提升。据统计,该村2023年共接待游客2.5万余人次,成为当地旅游新热点。项目的成功打造,不仅扮靓村庄,也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随着游客数量不断增加,窑沟村的农产品也打开了销路,实现旅游经济双丰收。

  该村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村内配套设施建设,丰富旅游产品供给,通过农文旅融合有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为美好生活“锦上添花”。(完)

  前两年受到疫情影响,香港年宵花市规模受到削减甚至一度取消。今年的年宵花市在全港15个地点开场,共设922个摊位,营业时间持续到初一凌晨。顾客的购买热情高涨,花店摊主也是忙得不亦乐乎。有店主告诉记者,近期天气较好、人流量大,生意较往年涨两到三成。

  51岁的唐胜容和父辈都曾是打鱼人。长江十年禁渔启动后,唐胜容成了退捕渔民中的一员。离开熟悉的行当,唐胜容有过顾虑。后来,她了解了长江禁渔的背景、退捕上岸的政策,再想想自家近些年鱼越打越少、越打越小的困窘,心里的疙瘩慢慢解开了,“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养育了我们,我们也应该保护好她。绿水青山一定能带来金山银山!”

  日前,文旅部宣布,自2月6日起,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该消息发布后,各大旅游平台出境跟团游搜索热度大涨。

  “原本预产期是1月27日,我们还准备正月初一出门拜年。没想到,除夕当天凌晨突然破水,宝宝就这样踏着新年钟声,提前到来。”新妈妈夏女士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夫妻俩对兔宝宝盼望已久。

  减少多人聚集。如果确需与亲友欢聚,建议选择通风良好的场所。特殊人群应减少与他人接触,减少去各类集市、庙会、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亲友家如果人太多,也需评估风险。

  上海佛教、道教界举办“吉祥迎新春,祝福到万家”活动。大年初一,不少民众一大早就赶到各寺庙宫观祈福迎新,静安寺、玉佛禅寺、龙华古寺、上海城隍庙、白云观等多家佛教、道教场所向市民游客赠送“福”字,传递祝福。

周志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