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新部署 新作为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29 01:10:18

特黄特色软件下载「そうねえどんなものが嫌い」  “走出去,拿订单。”2022年12月17日,广东省赴阿联酋参展包机从广州起航。140家粤企、270名外贸代表,组成大型包机参展团,赶赴迪拜参加第十三届中国(阿联酋)贸易博览会。几天后,他们带回了10亿美元的意向订单。JF12hWO-VpVI4jLVQ7P7C-焦点访谈:新部署 新作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那么,针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财政政策,2024年的财政预算如何编制,怎样将预算资金合理分配、加强管理呢?

  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预算编制在具体措施方面,要紧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适度加力,比如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用好增发国债、地方政府一般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工具,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适度增加财政支出规模;另外在提质增效方面,把加强财政科学管理作为2024年在财政管理方面重点突破的方向,比如全面推进绩效管理,比如我们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不动摇,比如我们加强预算评审;还有加强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监督,把每一分钱的运行轨迹监控好,确保到达我们希望到达的地点,发挥出好的效益。”

  税收作为财政政策实施的重要工具之一,2023年,多项税费优惠政策延续优化,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二者关系着高质量发展全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财政部税政司司长贾荣鄂:“2023年前10个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过1.6万亿元,制造业受益最为明显。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24年经济工作,我们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聚焦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发展,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强化政策供给,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为了对经济发展起到最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财政政策,还需要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货币政策则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科学区分把握影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短期和中长期因素,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关系,支持金融机构积极挖掘信贷需求和项目储备。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切实做到有增有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紧扣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好高质量发展。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九个方面部署了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相关部门表示,将在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加快推进重点领域项目建设等方面发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首先我们要科学合理找准政府投资方向。围绕着像强国战略、民族复兴一些重大目标、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来开展,贯彻落实像区域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也包括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等等,来谋划2024年的投资方向。‘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了102项重大工程,还会加大力度、加大速度。投向找准了之后,项目的决策、项目的实施、项目的运行都要围绕着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决策部署来安排、来推动。”

  在涉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国家重点投入的方向。“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也是会议关注的重点。

  财政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司司长郜进兴:“一是要持续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打好几个重大标志性战役,实施一批系统性工程,推进一系列绿色民生项目,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的突破;二是强化政策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三是深挖财税政策潜能,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双向发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四是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财政支出的精准性、有效性。”

  近年来,全面深化改革,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也是2024年的重要工作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魏东:“对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进一步部署,为民营经济工作指明方向。一是抓落实,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民企平等要求落实下来,切实推动从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二是优氛围,从政策和环境上营造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三是解难题,从个体和整体上推动协调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形成解决一类问题、助力一批企业、受益一批行业的系统效果,以扎实的工作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开放。回望2023这一年,尽管面对诸多困难与挑战,中国扩大开放的脚步没有停止。这一年,中国加快形成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展会矩阵,实施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政策措施,与世界共享超大规模市场机遇和红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传递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强烈信号,“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为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中国机遇。

  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司长郑持平:“在‘引进来’方面,我们将制定出台更多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抓紧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持续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利用各类外债资金,支持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发展;在‘走出去’方面,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境外投资质量和水平,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推动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深入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产能与投资合作、第三方市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让合作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伴随着我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经济主体在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和国际收付的需求也在上升。那么,针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求,下一步,又将如何稳慎扎实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呢?

  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首先,进一步完善人民币相关政策、制度的安排,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让人民币更好用;第二是要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让人民币的持有者有投资渠道,有流动性管理、风险管理渠道;第三是要支持离岸市场稳步发展,因为离岸市场的发展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标志,要推动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市场中枢的地位,同时推动其他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稳步发展;最后要加强对人民币跨境业务的监管,筑牢‘防波堤’,保障人民币国际化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前提下稳步推进。”

  在对外稳慎扎实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也要保证我国国内金融市场的安全。本次会议强调,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我们将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进一步发挥好压力测试作用,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体系,对新增高风险金融机构建立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制度,实现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发挥好存款保险专业化、常态化风险处置职能;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设,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昨日,记者走访广州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发现,不少市民前来购买水产品,有的一次买了七八种海鲜,有的要带回老家,给亲戚朋友尝一尝。

  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针对“网络水军”违法犯罪,深入推进专项会战,组织对造谣引流、舆情敲诈、刷量控评、有偿删帖4类常见“网络水军”违法犯罪发起集群战役,侦破“网络水军”案件550余起,关闭“网络水军”账号537万个,关停“网络水军”非法网站530余个,清理网上违法有害信息56.4万余条,有效净化了网络环境。

  “扎根远望、奉献远望!”距离刘辉峰在第一本工作笔记上写下这句话,已经整整过去26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