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碳账户”入选《2023金钥匙可持续发展中国优秀行动集》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07 08:37:17

  6月5日,迎来第53个世界环境日,生态环境部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六五环境日”主题,旨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同日,可持续发展领导力论坛暨2024“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启动会在北京举办,该活动由《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联合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清华大学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共同举办。中信银行信用卡“中信碳账户”案例凭借绿色创新、开放共享的先锋实践,成功入选本届活动中发布的《2023金钥匙可持续发展中国优秀行动集》,以及2023“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榜单。

  “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由《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于2020年发起,举办四届以来,得到中国企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其中449项行动成为中国企业贡献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金钥匙行动标杆,充分展示出中国企业助力SDG实现的创新性方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企业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领跑者形象,为推动中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与贡献。

  构建低碳生态联盟 助推绿色消费转型

  今年4月22日,“中信碳账户”正式上线两周年,“中信碳账户”是中信银行信用卡率先推进绿色金融创新实践,基于中信银行绿色金融体系打造的碳普惠平台。作为国内首个由银行主导推出的个人碳减排账户,“中信碳账户”以科学计量方法累计个人碳减排量为核心,为广大用户提供碳账户开通、核算、累计、查询、兑换等功能服务,真正成为用户的一个“绿色账户”。“中信碳账户”经过两年多的持续迭代,目前已支持全民开户,累计实现13个金融场景和低碳消费场景的碳减排量核算,积极引导社会公众的绿色消费转型,截至目前,用户规模突破1000万,累计碳减排量超过5万吨。

  与此同时,中信银行以“中信碳账户”为载体,搭建的“绿·信·汇”低碳生态平台入驻成员已达 20余家,覆盖了绿色金融、绿色能源、绿色出行、绿色回收、绿色阅读、绿色零售等消费生活场景,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融入广大消费者日常生活。其中,2023年,中信银行与中国银联创新合作,打通了“中信碳账户”与中国银联“低碳计划”服务,首次实现金融业碳账户的互通、互认,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多元的绿色低碳消费体验。近期,该行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围绕城市碳普惠机制建设进一步推出创新举措,联合鞍钢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推出钢铁行业首个员工碳账户服务平台,该平台发挥“中信碳账户”的金融科技与数字平台优势,用科技化、智能化、可视化、专业化的方式,鼓励鞍钢资本员工积极践行低碳减排,从而推动绿色低碳广泛融入民众生活。

  发行低碳主题卡 推动新能源绿色消费

  目前,大众生活方式逐渐向绿色消费转型,低耗能、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中信银行信用卡构建了“中信碳账户+低碳主题卡”的产品经营体系,发挥产业链和生态圈的协同效应,精准满足广大新能源车主的高频用车和金融服务需求,以绿色金融,助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此前,中信银行信用卡紧密围绕新能源车主客户绿色低碳出行的诉求,依托“金融+汽车”生态,推出两款车主信用卡产品,广受车主好评和喜爱。其中,业内首张新能源车主卡“中信银行i车卡”,为车主提供300元充电立减券包,以及加油立减、0元洗车等特色服务,一站式满足车主客户的用车和金融服务需求。此外,今年1月上线的“中信银行i车Pro卡”聚焦车主全生态服务,为车主量身定制丰厚的用车、养车权益,其中,车主新用户每月可随心兑换充电5折、停车5折、加油8折、代驾或洗车立减20元等多种权益。

  未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将持续聚焦“五篇大文章”之一的绿色金融,基于“中信碳账户”和“绿·信·汇”低碳生态平台,持续创新开展内外联动,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品创新,优化服务布局,推动城市碳普惠创新,释放大众可持续消费的潜力,以绿色金融诠释“让财富有温度”的品牌主张,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答:首套房贷款客户无需提供相关材料,二套房贷款客户需提供当前实际住房情况符合当地首套住房标准的证明材料,比如当地房屋管理部门出具的房屋套数查询证明等,具体流程及所需材料将及时通过我行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另行公告,敬请留意。

  2008年10月,受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委派,王志赴云南挂职锻炼,出任丽江市副市长兼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省委宣传部外宣办副主任。2010年9月,在结束云南挂职后,王志调任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党支部书记、理事会理事,后出任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

  中央追逃办负责人表示,凌燕舞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拉拢腐蚀公职人员并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将其缉拿归案是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持续开展“天网行动”的重要成果。我们将继续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始终保持追逃追赃高压态势,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美国是菲律宾在全球“唯一的条约盟友”,对菲律宾具有重要影响力。一直以来,美国都明确支持菲律宾在仁爱礁乃至更广泛的南海进行非法活动,并帮助其强化能力建设,增加与中国博弈的“筹码”。

  与中国山水相连的越南被认为是受惠“中国+1”较早、获益也较大的国家。中国第一波制造业外迁潮是纺织业和家具制造业,越南是主要承接国。自2005年起,中国一直都是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份额最大的国家,然而自美国2018年挑起对华贸易战后,包括一些中国企业在内的国际服装企业开始在越南设立生产线,迅速提升了该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能力和竞争力。目前,越南最大的服装和纺织品进口国是美国。2022年越南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额高达440亿美元,其中出口美国占50%以上。2020年,越南还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的最大家具出口国。紧接着是一些大型电子企业也从中国外迁到越南。据越南媒体报道,韩国某企业过去曾在中国投资近百个生产和销售企业、多家研究所和70多个办事处,雇员近18万人。但近10年来,该企业转向越南,并打算在当地建起东南亚最大的研发中心,为超过10万人创造就业机会。

  印度“clearias”网站文章在谈论印度优势的同时也提到跨国企业在印度要面临的诸多挑战:复杂的官僚程序和税收制度;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土地征用问题,特别是企业可能会面临当地社区的阻力;员工的培训和技能培训投入过大;文化和语言差异等等。文章还称,“中国+1”中的“1”并非只有印度,也可能是“中国+N”,其中的热门目的地有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这些国家劳动力成本低,投资激励措施也有吸引力,这让印度各界对如何抓住这一机遇产生一定焦虑。目前来看,在机械制造、汽车和电气设备等行业,墨西哥、越南等国成为“中国+1”的明显受益者,印度并没有从这个战略中获得客观的收益。原因之一是印度对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不断下降,相关贸易政策更为严格,有的动机也并非出于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愿望。如果印度不改变现有其贸易战略,就无法从“中国+1”中受益。

李汉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