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发展智能医疗器械与装备需打破壁垒、推动交叉融合

来源: 大河网
2024-06-14 11:07:36

  中新网上海4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智能医疗器械与装备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创新和应用将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器械学院院长杨晖12日对记者表示,“面向融合,意味着我们需要打破学科、产业、技术之间的壁垒,积极推动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促进多元化创新。这需要医疗器械与装备行业的企业家们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同时也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

  据悉,在2024智能医疗器械与装备创新发展大会上,这位学者指出:“面向应用,意味着我们要关注创新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以患者为中心,解决医疗服务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技术只有真正落地,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据了解,2024智能医疗器械与装备创新发展大会的主题为“面向融合 面向应用”,政府部门、高校、医院、研究机构、行业专家学者聚焦医工融合技术创新、基层医疗中的创新、慢病管理、临床转化应用等话题,展开探讨。

  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多认为,医疗器械技术创新领域将聚焦创新健康装备、机器人、脑机接口三大方向,聚焦“银发经济”和智能康养,以场景建设助力创新医疗器械发展,构建政产研学商为一体创新转化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更多医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中国食药促进会医院装备创新转化分会会长杨国斌对记者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医疗器械和装备领域的热门话题,在医学图像处理和分析,智能建设、智能辅助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应用成果,有效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加速了医疗诊疗活动的进程和效率。据悉,中国食药促进会是国家食药监管领域的国家级协会。

  在2024智能医疗器械与装备创新发展大会上,“政产学研医用”一体化协同创新项目启动,该项目整合政府、企业、高校、医疗应用等多方资源,进一步优化家庭医生信息化建设,提升基层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同期, 医用光学与眼健康智能诊疗技术与设备协同创新中心启动建设。

  大会上,“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工融合暨医学装备高质量管理实践基地”揭牌,旨在提升医学装备的管理与应用水平,促进学院教学与实际医疗需求的结合。医疗器械类校企合作教材启动编写,校方和企业方面致 力于培养更多专业的医疗器械人才,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案例,极大提升教育质量与实践能力。(完)

  本报北京2月6日电 (记者丁怡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通知,决定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在公园草坪、林下空间以及空闲地等区域划定开放共享区域,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搭建帐篷、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试点为期1年。

  第二天,习近平主席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题为《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说:“昨天,我会见了获得‘中阿友好杰出贡献奖’的10位阿拉伯老朋友。正是有一代接一代的友好人士辛勤耕耘,中阿友好的大树才能枝繁叶茂、四季常青。”法尔贾尼说,习近平主席在重要演讲中提到10位获奖者,既让自己倍感温暖,也感到促进阿中友好责任重大。

  在各组团,人才培养都是帮扶的重要内容。南京师大组团拟为薄弱校培养40名博士学位教师,并每年接纳15到25名、共60名青年骨干教师进行6个月的访学或进修。在东北师大组团,帮扶院校为伊犁师大协同建设附属小学和幼儿园,计划3年内培养伊犁州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120人次,直接服务当地基础教育发展。

  记者:网友很关心你的腿伤恢复得怎么样了?因为看到你现在还戴着护膝,这是不是给生活带来一些不便?

  一锅椰子水与泉水配比好的清汤,白嫩椰肉随沸水翻腾,倒入生鲜文昌鸡肉,可加少许食盐,椰汁的清甜与鸡肉的鲜美渐渐相融,三五分钟后便可尽享天然好滋味。

  近几年大热的概念——“数字人”,大多是用相关互联网资料完成“数字重生”或制作“数字化身”,但它显然和电影里的数字生命相去甚远。简单地说,电影中的数字生命,指的是把人的心智“数字化”后转移到不同载体上。不过,这一技术即使是在电影中地球遭遇危机的遥远未来,也并不成熟,并且还在探索阶段就因社会和伦理等因素遭到了禁止。

叶素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