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专业大幅调整优化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来源: 能源网
2024-06-15 15:30:26

  ◎本报记者 张盖伦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2024年拟招生专业点共66870个。与2023年相比,新增专业点6068个,撤销专业点5052个。

  此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工作对专业布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优化,幅度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大的一年。

  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具有“联动性”,产业布局在哪,专业设置就要与之对应。同时,它还具有和产业的“随动性”,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迭代,专业设置也要随之而动。“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现代化产业发展匹配度是表征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重要维度。”霍丽娟说。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韩雪军向记者分析,一般来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调整优化主要有三个依据。一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今年教育部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增设大量专业;二是区域社会的产业需求。比如将文化产业作为优势产业的湖南,今年有6所院校增设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三是国计民生的迫切需求。根据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今年很多院校都增设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

  专业设置也不能“一拥而上”。韩雪军说,地方政府和职业院校,需要将新增专业置于区域产业布局和学校办学现状的坐标系中,系统分析新增专业对应的产业链,深刻剖析新增专业的专业链,按照大类衍生、适度超前、错位设置的基本原则调整专业布局,确保新增专业“教师有能力建设专业”“学生有技能实现就业”。

  霍丽娟认为,省级政府层面要积极与各相关部门协商制定人才需求、产业发展和政策支持清单,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及时做好专业布局调整。推动专业布局与产业布局匹配,特别应拿出具体举措,引导、鼓励紧缺急需领域专业的发展。她建议,各省应建立区域产业人才需求预测与发布机制,建设各行业人才供需大数据平台,及时反映当地人才需求与供给匹配度变化情况,为专业调整提供参考。

  “要切实保证专业建设质量,还要从课程、教材、师资、实训基地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优化,夯实职业教育新基建,重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更新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霍丽娟说。

  对具体院校 来说,设置新专业时,也要考虑学校自身特色、专业建设基础和优势。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今年新申报获批了4个新专业,分别是工业互联网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食品营养与健康以及统计与大数据分析。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负责人表示,这4个专业的设立均经过了前期调研和专家论证,符合北京高精尖产业人才发展需求,并且具有良好师资、实验实训条件等专业建设基础,符合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建设规划。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现代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是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的关键一环,也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和制造强国的重要基石。”霍丽娟说,“要充分发挥专业牵引作用,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该报告称,德国经济正在遭受严重的供应冲击,能源、中间产品和劳动力短缺正在拖累生产,并将通胀推高至历史新高。报告预测,2023年德国通货膨胀率将下降到6.4%。报告同时指出,高通胀将使私人家庭可获得的实际收入减少,从而导致经济进一步降温。

  航空业也在加速回暖,主要机场客流量大幅增加。以深圳机场为例,春运首日(1月7日)深圳机场航班量位居全国第一,1月8日单日客流量重回10万人次,客流量、航班量双双实现“开门红”。

  当地时间1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表示,将于下周前往乌克兰进行访问,然后将访问俄罗斯。(总台记者 张誉耀)

  所有的付出,都是出于保护生命的责任。我参加工作32年,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护理部副主任,面对疫情,责无旁贷。我的女儿虽然工作时间不长,却也能担起一份责任,我很为她骄傲。

  如今东南亚国家思考的是:如何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尽快地迎接中国游客回归。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发展襄阳都市圈,支持襄阳打造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联结中西部新通道的核心枢纽节点,辐射带动“襄十随神”城市群发展。2022年以来,襄阳以民生保障为突破口,积极对接十堰、随州、神农架等周边城市,进一步建好用好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平台,推动医疗、教育、养老、人社等公共服务一圈通办、优质资源共享。

蔡哲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