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废弃小学焕生机 “土味零食”守住“舌尖上的乡愁”

来源: 慧聪网
2024-06-15 02:14:27

  中新网杭州2月5日电(鲍梦妮 单靖翔) 一方厨房,三餐四季,舌尖百味,足以书写中国人的乡情。按照传统习俗,从农历腊月开始,整整一个半月,各家长辈都会专心投入到一种既忙碌又甜蜜的状态:购置年货,制作“年味”,精心迎接新年的到来。

  “由一根麻绳、一张报纸包裹住的麻酥糖,再贴上一张红色的小纸条,就是我小时候拜年的礼物。”在“70后”何金(化名)的儿时记忆中,能在春节吃上一口甜蜜蜜的糕点,是一年中最大的盼头。

  近日,在其家乡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丁山河村,一座由废弃小学改造而成的“幸福的院子”热闹非凡,以此为驻点的老刀百匠非遗工坊正马不停蹄地赶制新年礼盒。其中的不少糕点,仍保留着“土味”包装风格。

  “比如枇杷梗、椒桃片、寸金糖。其实工坊里的各色糕点没有过多的创新,都是老底子的延续和传承。”老刀百匠非遗工坊的手艺人刘大群介绍。

  坚持传统味道的背后,是百年老字号老刀糕点的传承人沈建标对“唤醒沉睡手艺”的期许。2021年,其投资500多万元,对校龄50年以上的废弃小学进行保护性修复,并召集乡村手工艺人,共同打造此工坊。

  为还原最传统的家乡味道,沈建标花了大量时间寻找民间的老师傅,以及搭建、移建老虎灶、回龙灶、缸缸灶等制作传统美食的老行当、老物件。如今,他已招收50多位当地手艺人,挖掘生产40多种非遗食品。

  “我从爷爷手中学会了塘栖糕点的手艺,也继承了家中的百年老字号老刀糕点。”沈建标说,从光绪年间的街头叫卖,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专卖店经营和老刀糕点品牌成立,这些“土味零食”能够逐渐由乡野的小吃升级为人见人爱的网红美食,离不开时代发展的助力。

  例如为顺应当下顾客的消费习惯,当地打造“非遗直播工坊”,老刀百匠非遗工坊里的手艺人、70多岁的莫月子成了网红“枇杷奶奶”,不但销售了上万斤枇杷,还使重现江湖的塘栖老底子“枇杷三馋”——枇杷花茶、枇杷花酥、枇杷花焦桃片热卖。

  文化也是让传统手艺“活起来”的生产力。据悉,老刀百匠非遗工坊设有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传统茶食制作技艺等非遗体验展示区,同时开设了乡村图书馆、阅览室、村民夜校等便民服务场所,现已成为浙江省级非遗工坊、省级文化驿站。2023年,此工坊累计接待130多批、1万余人次的游客。

  类似的工坊在浙江并不少见。前不久,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第二批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省级非遗工坊(创建)名单,新增15个省级传统 工艺工作站、182个省级非遗工坊。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与文化宣传的合力下,非遗工艺的宣传途径日益丰富。非遗年俗短视频大赛、非遗年俗展等各色活动在浙江省各地举行,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进入直播间讲述老手艺的故事,宣传旧工艺的魅力。

  可以期待,在新媒体赋能下,传统工艺将逐渐褪去陈旧外衣,换上时代的新装,“土味零食”们亦能迎来自己的春天。(完)

  听证会参加人在听取定价方案等陈述后,围绕优化调整道路停车位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进行询问,对区域类别、收费时间、免费停车时间、收费标准、计费规则、最高限价等问题各抒己见,同时对合理规划道路机动车停车位、加强道路机动车停车位收费监管、提升停车收费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据中国团餐行业新媒体“新团餐”在2019年7月19日推送的一篇文章显示,中快餐饮已形成连锁化经营规模,经营的食堂已经超过了800家,员工超过四万人,每天提供500万人次用餐。

  不少德国媒体关注李强此行将访问巴伐利亚州。该州政府发言人15日向德国《图片报》证实了相关消息。20日晚,巴伐利亚州州长泽德将在慕尼黑王宫举行的招待会上欢迎他。巴伐利亚州发言人称,“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对话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泽德和李强将讨论的话题包括巴伐利亚州与中国密切的经济关系,“还有全球挑战,例如应对气候变化和法治、公平竞争”。

  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声,我国正研究出台更大力度吸引外资政策举措,推出更大力度引资政策,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做好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

  罪犯马林不满与妻子马某甲离婚,闻讯马某甲欲再婚,遂产生报复之念。2020年7月27日晚,马林携带事先购买的单刃刀至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镇太极广场,捅刺马某乙背部一刀,致其轻微伤,马某乙受伤后跑离,马林追赶未果。马林随即乘出租车到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考勒乡三塬村六社马某甲家中,翻墙进入院内,持刀捅刺马某甲(被害人,殁年25岁)及被害人马某丙、马某丁(被害人,殁年36岁),致马某丙轻微伤,马某甲、马某丁失血性休克死亡。随后,马某丙等人将马林当场控制,后交付给接警赶到现场的公安人员。

  后来,马湖村村民在现场阻止施工队填鱼塘。吴克琛是马湖村一户人家的女婿,据他回忆,一天上午10点刚过,来了二十多辆车,近百名统一穿着黑衣的青年从车上下来,每人手里都拿着一米多长的洋镐把。

王凤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