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运河千里行“新马可·波罗”访扬州 700多年后谱写新游记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6-16 19:15:39

  中新网扬州6月15日电 (王题题)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2024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下称“京杭对话”)将于17日在浙江杭州举行。

  6月14日,作为“京杭对话”重头戏之一,“千年运河千里行 ‘新马可·波罗’游记”采风团从北京出发,沿着大运河南下,抵达江苏扬州。

  当天,由“新马可·波罗”代表以及中外媒体代表组成的采风团走访了扬州的马可·波罗纪念馆以及扬州非遗珍宝馆,感受大运河扬州段的时代新风貌。

  此次活动由中国新闻周刊、中新凯悦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杭州市商旅集团(市运河集团)、拱墅区人民政府、临平区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承办,北京市文旅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首都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杭州市拱墅区委宣传部、杭州市临平区委宣传部支持。

  其中,扬州站活动还得到了扬州市政府新闻办、扬州市政府外办、扬州市文广旅局、扬州运河文投集团支持。

  今年是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马可·波罗被视为东西方友好交往的象征。而扬州与马可·波罗也有着不解的渊源。马可·波罗曾在扬州为官三年,并对扬州及所辖城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所贡献。

  为纪念这位友好使者,扬州在 其当年进入的城门——扬州城东门遗址附近兴建马可·波罗纪念馆,并以“马可·波罗到中国”为主题,全面系统地展示介绍马可·波罗的传奇经历和深远影响。

  当天在参观完马可·波罗纪念馆后,“千年运河千里行 ‘新马可·波罗’游记”采风团成员之一,来自意大利的留学生伊雅表示,此次采风行,不仅让她对七百多年前马可·波罗游历的中国城市有了更多的了解,还激励着她毕业后要成为像马可·波罗一样的友好使者,为促进中国与欧洲之间更多的文化交流做贡献。

  此外,在扬州非遗珍宝馆,“千年运河千里行 ‘新马可·波罗’游记”采风团成员们还近距离欣赏了雕版印刷、扬州剪纸、玉雕、金银细工、通草花等精品之作、传世之宝,感受了大运河文化的古韵今辉。

  采风团成员们纷纷认为,大运河不仅仅是一条千年水道,更是一个带状文化区、一片文化高地,让两岸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越来越好!(完)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到了一个节点之后,需要隔离的感染者会突破城市的收治能力上限,欧美等国也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学科团队成员之一的王新宇教授表示,新冠感染者中,和青年人相比,老年人发生重症的相对风险更高,而全球各地的研究均提示,全程接种疫苗能够大大降低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在感染后出现重症的概率。因此,对于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及时完成接种,并接受加强针,是目前来看最为经济有效的保护措施。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这种调整是科学、合理的,综合各方研究表明,对老年人而言,尤其接种灭活疫苗时,以前接种加强针的6个月间隔期太长了,提前三个月接种,可以有更好免疫效果。

  熊思东说,尽管NIH有许多直接借鉴之处,但现实经验表明,单纯的复制拷贝没有前途,必须要结合中国国情,围绕自身临床需求建设医科院,才能走得久远。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金冬雁、张柏轩和陈志平在《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有哪些教训?》一文中指出,香港第五波疫情超高死亡率部分归因于“疫情中大批未接种疫苗、未完全接种或疫苗接种效果不佳的老人”。他们发现,80岁以上未接种疫苗者的死亡率远超过其他人群,即使在同年龄组内比较,与接种了两针或三针疫苗的老人相比,未接种者的死亡率高出了5.6倍。

  “或至少改造部分区域,为无法立刻进入医院或ICU病房的老人做一个缓冲。”前述数据专家说。他还分析称,中国大多数老人居住在家里,而非养老院,因此对他们来说,如果改为居家隔离,有很大概率被家里的年轻人传染,面临的风险很大。“我听到很多有老人的家庭对居家隔离持反对意见,就是担心老人染上新冠后病情加重,给子女带来负担。”因此,他认为,未来要想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居家隔离,在政策上必须考虑得非常细化,尤其对居家隔离后有高风险的老年人群,安排更好的处置方案。

张哲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