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对法修订 明确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

来源: 房天下
2024-06-30 18:37:30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梁晓辉)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28日通过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完成该法自2007年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

  此次修订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现行法律施行以来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提高了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设专章对管理与指挥 体制作出规定,明确了各方责任。

  修订后的法律完善了信息报送和发布的规定,建立多项制度。

  一是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有关人民政府和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和决定、命令、措施等信息;对于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应当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予以澄清。

  二是规定新闻采访报道制度,支持新闻媒体开展采访报道和舆论监督。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突发事件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公正。

  三是建立健全网络直报和自动速报制度。

  该法明确规定,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要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或者授意他人迟报、谎报、瞒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信息。

  修订后的法律还在完善应急保障制度、全流程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加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作用、完善相关法律责任方面,作出相应规定。

  此外,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还充分体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依法科学应对,尊重和保障人权”。

  例如,规定突发事件应对“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且对他人权益损害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措施”。同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内容,严格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宪法室主任侯晓光指出,该法通过后,要抓紧做好制度配套工作。“现行做法中与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要求不一致的,有关方面要准确把握新规定新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在五部门的《通知》发布后,多个省市也出台了聚合平台管理的相关政策。多位业内专家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此前聚合平台没有监管,而是新的法律法规给予了聚合平台明确定位,通过监管创新来鼓励新业态的发展。

  简而言之,就是见不得中国站在岸上,想方设法拉中国下水,对中国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贡献的力量视而不见,对中方提出的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熟视无睹。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唐双宁已经退休5年多,期间他经常参加一些书法、文艺方面的社会活动。7月13日,其被带走调查的消息开始流传,今日获得证实。

  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在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时,专门提到了平台经济,“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陈文清强调,新征程上,国家安全机关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决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加速推进工作体系和工作能力现代化,加快构建国家安全机关工作新格局。要坚持政治建警,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国安铁军。

  永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证实确有吃凉皮后中毒事件发生,该局也已经介入调查。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该局已经将全市生产凉皮的企业进行了抽检,目前正在进行检测,原因还不清楚。中毒事件是否造成1死1伤的情况,该局并不清楚,因为局里只负责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目前,家属方面已经报案,公安部门正在进行调查。记者欲了解更多情况,工作人员给了记者一名张姓负责人的电话,但拨打过去,记者刚报上身份,这名负责人便挂断了电话,再拨打过去一直无人接听。

黄俊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