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专家:统筹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需要转变观念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21 02:38:21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新社国是直通车20日举办“能源中国——统筹转型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下的产业动能焕新”主题活动。国家发改委能源 研究所可持续中心主任田智宇在该活动上说,统筹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要实现一系列观念转变。

  他表示,首先要转变能源资源观。以前提到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煤炭等化石能源,但实际上中国也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此外,资源禀赋不仅是可再生能源,中国节能和提高能效的潜力很大。对资源禀赋的认识也要创新,可再生能源资源除了西部、北部富集之外,东中部地区也有大量的分布式能源资源,就地开发利用的潜力也很大。

  此外,还要创新能源供需观。要转变能源生产者、消费者分离的认识,强调能源供需一体化,把节能提高能效与电气化、数字化耦合起来,能源需求供给可以双向互动,既节能提效同时也消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田智宇说,还要进一步深化开放观,在国际竞合中提高发展水平。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大国,要处理好自立自强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既要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也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有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尤其是在当前部分发达国家单方面推动实施绿色壁垒、脱钩断链的形势下,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各国提供清洁低碳的产业和服务,努力创造更多国际绿色低碳合作新的机遇。

  他表示,实现这种转变,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不仅要严格绿色低碳相关约束,也要推动环境、生态、气候等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推动资源环境要素和其他要素一体化优化配置,形成加快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

  田智宇称,在安全问题上,要认识到随着形势的变化,能源、电力、生态安全等面临新的挑战。解决安全问题,不仅要通过增加供给来保障安全裕度,还要注重安全和经济性的统筹,重点是提升能源体系、产业体系的安全韧性,增强应对各种不确定难预料情形下的风险防控处置能力。(完)

  信心比黄金更宝贵。无论什么样的风雨,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脚步。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珠海1月1日电 (邓媛雯 陈锐帆 李焕宙)1月1日是“澳车北上”澳门机动车正式进入广东的第一天。当天零时,经海关、边检等部门验放后,澳门居民郑先生驾驶澳门单牌车辆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顺利入境珠海。截至11时30分,已有8辆澳门单牌车顺利入境。

  数据显示,在今年前7个月,保利发展、华润置地、招商蛇口、建发、绿城等央国企的销售同比跌幅在20%-30%,截至12月底,累计同比跌幅已收窄至10%左右,越秀则已实现同比增长;而碧桂园、新城、美的置业、旭辉等民企在前7个月的同比跌幅在40%左右,行至年末的累计同比跌幅仍在4成左右乃至更多。此外,诸多爆雷房企的全年销售累计降幅达7成左右。

  <strong>唱响团结合作,为共建周边家园凝聚合力。</strong>面对美国等少数国家执意推行所谓“印太战略”,搞各种封闭排他“小圈子”,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冷战思维和分裂对抗,支持周边国家牢牢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共同抵制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逆流。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起步有力、开局良好,双方持续推进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同印尼、泰国领导人就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构建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中泰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实施,雅万高铁、中马和中印尼“两国双园”等“一带一路”共建项目喜报频传。大力建设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完成制定《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1—2025)》,推动尽早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同东盟各国全面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就各成员国加强团结、推动本组织未来发展提出重大倡议主张。在中方推动下,成员国元首发表关于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供应链安全稳定等4份重磅声明。越来越多国家申请加入“上合大家庭”,充分表明“上海精神”深入人心,组织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习近平总书记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召开峰会,共同纪念建交30周年,开启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新篇章。此外,中日就稳定和发展双边关系达成五点共识,为双边关系克服干扰健康发展明确方向。中印保持沟通对话,管控边境地区摩擦,共同致力于两国关系改善和发展。中韩庆祝建交30周年,为“而立之年”的中韩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把14亿多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担子很重,责无旁贷。习主席在贺词中说,“我们要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

  辽宁还以“嬉冰雪泡温泉到辽宁过大年”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超过100场冬季旅游推广活动。结合重点冰雪度假地,推出辽宁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发挥该省温泉资源和产品比较优势,推动冰雪康养度假旅游融合发展,带动冬季旅游综合消费,促进全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曾佑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