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名校聚集规模初现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12 20:45:24

  中新网海南陵水11月29日电 (记者 张茜翼)记者28日走进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中央民族大学密德萨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大一学生正在上设计构成课。教师告诉记者,该班有38名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我是北京和海南两边教学。这里学校的环境特别好,本届学生也很优秀”。

  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是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之一。当日,60多位中外媒体记者、外国专家、外籍网络“大V”等组成的采访团走进该试验区,了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果。

  据介绍,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采取“大共享+小学院”的办学模式,物理空间上,图书馆、体育场、学生宿舍等公共设施全体学生共享使用,各高校又根据自身学校文化和学科需要,配建专享小学院。在此基础上,园区还创新开展“中外互鉴、文理互通、学科互融、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管理共商”等教育改革实践。

  采访团走进依山傍海的园区,“沉浸式”感受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的发展。园区内的学校没有大门,没有围墙,各学校 虽然有各自的教学区但是距离相近,学生的活动自由。站在体育场高处放眼望去,远处新村潟湖水面波光粼粼,与岸边一栋栋现代化教学楼交相呼应,校园环境十分优美。

  目前,试验区已签约引进国内高校10所,引进合作高校12所。随着今年秋季学期开启,试验区师生总人数已达到2000余人,计划2025年学生规模将达到1万人,2035年将发展到3万人的办学规模。

  多所国内外高校在海南汇集,得益于国家赋予海南自贸港的教育开放政策。2019年,教育部与海南省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挂牌成立,是全国唯一的多所高校共同入驻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化教育试验区。

  在试验区,起步区项目配套建设基本完成,公共教学区、生活区、实验楼、图书馆、体育场等设施均已建成,可容纳1万名在校生学习生活。学生会堂、专享楼等在建项目也在积极推进。

  来自英国的自媒体达人托比在镜头中介绍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大共享+小学院’的办学模式很聪明,既能够合理地利用空间,又能够打破各学校之间的阻隔,促进学校之间、学生之间、学科之间的沟通交流,推动整个园区融合发展。未来发展值得期待。”(完)

  据国家体育总局网站10月24日消息,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中国足协近日联合印发《中国女子足球改革发展方案(2022-203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按照2025年、2030年和2035年设置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其中,积极申办2031年女足世界杯被列入《方案》的第三阶段目标之一。

  记者近日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中国银保监会印发文件,对常态化养老机构非法集资防范化解工作作出制度安排。

  他指出,香港还专设了一个由2000多辆出租车组成的抗疫车队,由特区政府购买服务,负责免费接送预约诊所的阳性感染者往返,尽可能让感染者与社会隔离开来。此外,在居家隔离之外,为了更精准地保护脆弱的老年人,香港针对老年人群体的不同需求,还提供了更丰富的隔离方案。

  前述病毒学家分析说,根据全球大数据统计,总体来讲,新冠病毒毒力越来越弱将是一个总趋势,但同时传播力越来越强,会造成很大感染面。相较而言,18岁至59岁人群较易感,但不易发展为重症,老年人和有基础病人群容易成为重症患者。

  今年4月上海疫情时,官方也曾详细公布新冠死因。这些已公布的死亡病例有一些共性:均为80岁以上,病例多为轻型,同时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等严重基础病,大多未接种新冠疫苗,且基础病恶化是直接死因。国内一位知名病毒学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一方面,病例为轻型,说明新冠病毒毒力在减弱;另一方面,一些基础疾病人群可能因新冠发生各种感染,新冠病毒会成为致其死亡的“最后一根稻草”。

  公开履历显示,赵刚出生于1968年6月。他曾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等职,2017年9月任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刘彦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