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山越海送“光明”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27 19:08:21

  跨山越海送“光明”

  ——青岛党员医生张友岩扎根贵州服务病人的故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晏惠轩

  与5年前不同,这一次,张友岩卸下了帮扶的任务,忘却了曾经的荣誉,默默地在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认真履行着一名眼科医生的职责。

  “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党员的使命是为人民服务,在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我找到了最佳的结合点。”有着18年党龄的张友岩告诉记者。

  这不是他第一次走进紫云。

  2019年5月,当时还是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眼科医生的张友岩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跨越山海来到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他将原有的五官科分科, 设立了单独的眼科门诊、眼科特检室、门诊手术室和眼科病房;他的足迹遍布了全县13个乡镇街道,初步摸清了全县眼疾发病情况;他指导年轻医生做白内障手术,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2019年5月到2021年9月,两年零三个月,800多个日夜,他的门诊接诊超6000人次,进行各类住院手术1500余例。2020年6月,因在医疗帮扶中的突出贡献,获“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结束帮扶任务后,张友岩回到了家乡青岛即墨,回到了曾经的岗位,可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心还留在贵州。

  在回到家乡的300多个日日夜夜,他经常想到紫云的山山水水,想到乡亲们期盼的眼神。“紫云地处云贵高原,紫外线较强,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高。”张友岩的心里都是牵挂。

  因为他的离开,到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眼科看病的患者大大减少,他们选择花钱到更远的安顺和贵阳去;更有甚者,还有老年患者会来医院门诊打听原来那个青岛的眼科医生什么时候回来……

  “一个男人,一位党员,应该有更高的价值追求。”他滚烫的内心反复煎熬着。这时,一通来自紫云老同事、医院常务副院长任建平的邀请电话,让他下定了决心。

  2022年10月,张友岩毅然决然辞掉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的工作,放弃熟悉的环境、舒适的生活、温馨的家庭,离开年事已高的父母、辞别相伴多年的妻子和正读初中的儿子,第二次走进紫云,回到熟悉的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担任眼科主任。

  “那个大城市的眼科专家回来了!”家住紫云县城的胡琴芳听闻他回到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后,碰到有眼疾的亲戚朋友便广而告之:“我75岁母亲之前的老雾眼,就是他治好的!邻居也是在他这里重获光明的,人家说盲人都能骑车了。”

  回到紫云的近600天,张友岩每天都在接诊着不同的病患,可最让张友岩记忆深刻的是格凸河镇二关村的班庆章。

  今年65岁的班庆章,2002年左眼被炸伤,完全失明已经22年,仅依靠右眼的视力维持生活。今年2月底,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右眼像蒙了一层厚厚的白纸,什么也看不清了。

  女儿班敏带着他慕名找到了张友岩。

  “老人家,你放心,我给你做手术,你的右眼一定能看见。”时不时能冒出几句贵州话的张友岩安抚着老人。

  “真的吗?我的右眼还能保住?”班庆章声音有些颤抖。

  “能,你相信我!”张友岩坚定地说。

  经过细致的术前检查后,张友岩为这位老人实施了“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第1天,患者视力恢复至0.1,眼压正常。术后第7天,视力恢复至0.4,眼压正常。术后半个月,视力维持0.4,眼压正常。

  “谢谢张医生,谢谢你为我送来了光明!”班庆章紧紧地握住张友岩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贺词中提到“明天的中国,力量源于团结”,谭耀宗认为,香港社会一定要团结起来,朝同一方向前进。当路线、方针确定之后,香港社会要团结起来,全面准确落实“一国两制”,并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香港的力量。

  2022年,奥密克戎席卷全球。在因时因势优化完善的防控措施中,我国探索出了疫情防控的重要经验,也做到了最大程度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

  截至12月11日,今年东吴港口吞吐量已超4121.97万吨。这里的繁忙景象让他觉得人生特别充实、特别有干劲。

  “现在全行业的共识是,新扩产的项目大比例地应该在N型上。”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日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因为不管在转换效率还是组件功率上,它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成本上看已经降到可以竞争的地步,市场的接受度也是相对比较高的。

  “你信不信有神?”

  据悉,“小学生学科漫画”系列后续还将陆续推出“这才是地理”“这才是生物”“这才是化学”“这才是金融”等多个子系列的学科漫画,打造全面系统的学科品牌,培养孩子的学科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完)

何乔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