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裔青少年安徽研学:习武探徽风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20 16:11:19

  中新网合肥6月19日电 (记者 赵强)“我从小就对中华武术感兴趣,6岁开始学习武术,至今已有10年。现在每个星期都会练两三次,每次两到三个小时,这次来安徽的目的就是想感受专业的武术学习与训练。”新加坡华裔学生启航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19日,由安徽省侨办组织的“徽风探源——新加坡华裔青少年安徽行”活动正在安徽进行,来自新加坡的近20位华裔青少年在皖学习武术、赴徽州古城开展文化研学活动,沉浸式体验“徽 风皖韵”。

  据新加坡青少年文化艺术中心创始人胡刚介绍,作为第六届“一带一路”新加坡国际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此次研学之旅,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现代化美好安徽的风景之美、发展之快。在为期10天的研学活动中,新加坡华裔青少年与安徽的青少年、运动员共同研习武术,沉浸式体验徽风皖韵,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徽州文化。

  胡刚是一位旅居新加坡10多年的安徽籍侨胞,自2007年旅居新加坡以来,学武出身的胡刚就一直没离开过武术圈。带领学生参加各大国际武术赛事、担任新加坡教育部青少年武术队首任武术教练、创办新加坡国际武术文化交流中心、组织新加坡国际武术文化节……十多年来,他为弘扬中华武术文化奔走不歇,为促进国际武术文化交流积极牵线搭桥。

  胡刚说,今年新加坡国际文化节将于7月底在新加坡举办,作为安徽人,他将在文化节上重点展示“安徽元素”,向世界推介安徽最新成就。“此行很多老师和孩子第一次来到中国,第一次了解和认识新时代中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安徽,希望华裔青少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陈金辉是此次新加坡华裔学生们的武术教练兼领队,第一次到安徽的他,对这里的一切也充满新鲜感。他说,带孩子们来安徽练武,主要是想把他们基础打好,然后让他们多见识专业武术运动员是怎么训练的,让学生们多了解专业运动员的生活习惯。

  陈金辉告诉记者,在新加坡,之所以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学习武术,不单是因为武术是一个体育项目,可以用来强身健体,更多的是让他们多理解中华文化和武德理念,将他们在武术中所学所悟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习惯里。(完)

  “俗话说,过了十五年才算真正过完。澳门的元宵节活动热闹又别出心裁。”来自中山的孙小姐说,她特意来体验澳门的元宵风情。

  “换7线6号灯塔,西边一盏灯不亮。”在队友协助下,郑文迪麻利地爬上灯塔,零下20℃的气温,让他的手指冻得僵硬,口鼻呼出的哈气遮挡住了眼镜片,给作业增加了难度。用了大半个小时,郑文迪更换了老化的绝缘胶带,消除接触不良隐患,灯重新亮了起来。

  时间来到2023年2月5日,这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是跟家人团聚的日子,但中国短道速滑队却在海外征战。

  “从最开始定位的时候,《如见》就是一个舞蹈剧场的概念。舞蹈剧场是什么?舞剧有一个明显的脉络以及人物的表现,是环环紧扣的。而舞蹈剧场更包容,我们也希望能够把更多的点呈现在观众面前,也在这些点中做了一些串联。”作为总导演,唐诗逸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自己的想法,《如见》的呈现也的确不似舞剧那般注重戏剧性,而是更加偏重用舞蹈语汇去做意象化的表达。

<strong>  十大券商看后市|A股春季行情尚未走完,内资或接力外资进场</strong>

  在活动过程中,朱老师会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让他们近距离接触动植物,“我在活动开始前会跟孩子和妈妈们说,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学生,大家一起从大自然中获取营养。”

林冠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