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AI企业数量已超4000家 国家数据局部署大模型基础设施化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21 05:00:10

  作者: 祝嫣然

  [ 截至2023年底,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层、模型层中国公开专利达到6.2万件,其中有效专利近2万件,审中3.5万件。2017年以来,专利申请年均增长率超过43%。 ]

  6月20日,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开幕。此次博览会以“智行天下 能动未来”为主题,集中呈现全球智能科技领域顶尖技术产品,并针对人工智能大模型、低空经济等热点领域设置特色专区展示。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溢出带动性强的“头雁”效应,对于智能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刘烈宏称,大模型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高效赋能千行百业。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大模型基础设施化,并结合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推动中小企业利用大模型培育创新生态;另一方面,要推进通用大模型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和普惠高效使用,引导企业错位协同,避免盲目发展。

  “我们要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完善数据基础设施布局。人工智能发展对于智能算力提出了更高需求,国家数据局正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统筹智算、普算、超算等多源异构算力一体化布局,统筹东中西部算力一体化协同,统筹算力与数据、算法一体化应用,统筹算力与绿色电力一体化融合,统筹算力发展与安全保障一体化推进,推动构建联网调度、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以算力高质量发展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刘烈宏说。

  在人工智能推动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日益壮大。

  会上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000家,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和战略性技术。

  报告指出,我国立足自主创新,已构建起包括智能芯片、大模型、基础架构和操作系统、工具链、深度学习平台和应用技术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产业创新生态和企业联盟,对重塑工业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支撑效应正逐渐显现。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刚表示,人工智能一方面实现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效率提升,同时又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最后使我们整个国家的制造业更加强大,我们的质量更好,我们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经济真正实现了由传统的粗放经济到现在这种集约发展。

  在供需两侧共同推动 下,大批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成果从实验室研究走向实践应用。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重要竞争者。截至2023年底,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层、模型层中国公开专利达到6.2万件,其中有效专利近2万件,审中3.5万件。2017年以来,专利申请年均增长率超过43%。

责任编辑:王许宁

  二是总结地方经验。全面梳理各地在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方面已经开展的有关工作、出台的政策措施,提炼总结省市县和学校层面的成熟经验和有效做法,在文稿起草过程中予以充分吸收,纳入相关条目,确保文稿提出的政策举措具有可操作性。

  “地名,是刻在大地上的文化基因,是铭记民族使命的坐标,是打开大好河山的钥匙。无数大大小小的地名组成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民政部推出的国家地名文化节目《中国地名大会》第三季在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热播。

  陕西官方日前表示,过去一年,中欧班列长安号打通跨里海、黑海贸易通道,全年开行4639列,增长20.8%;全国首个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落地;成功举办丝博会、农高会、省政府国际高级经济顾问会议……陕西多举措推动经济质效提升、蓄积发展动能。

  “今晚整理个人防护装备、检修消防救援车辆器材装备。”在公园西路消防救援站的车库里,身材劲瘦的高伟和队友们正在整理各自的个人防护装备。

  “海南税务部门关注到我公司没有主动申请留抵退税后,主管税务机关多次电话、短信提醒,并上门辅导我们享受优惠政策,有效帮我们缓解了资金压力。”海南南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王文清说。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9/78/6247753849997792478.jpg" alt="" />

李敬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