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 同比增长6.3%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07 22:35:50

  记者今天(6月7日)从海关总署获悉,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外贸向好势头不断巩固。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进口7.55万亿元,增长6.4%。

  5月当月,进出口 3.71万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2.15万亿元,增长11.2%;进口1.56万亿元,增长5.2%。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其中,船舶、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出口增速较快,分别增长100.1%、26.3%、17.8%。

  我国进口7.55万亿元,增长6.4%。其中,中间品进口6.07万亿元,增长7.4%。自越南、德国、法国、智利等农产品进口分别增长12.7%、20.5%、8.6%、13.7%。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王文美介绍:“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优企业环境绩效分级,助推产业提升,科学、精准地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同时,进一步强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不断提升科技化指挥调度的能力水平,为老百姓换回更多蓝天。”

  答:检察机关把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促进民营企业守法经营有机结合,在依法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帮助农民工追欠挽损的同时,注重改进办案方式方法,推动涉案企业合规整改,让企业发展更健康。近年来,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根治欠薪工作较往年更为复杂、更为严峻,一些企业因自身经营遇到严重困难而导致欠薪情况时有发生。检察机关在办案中注意把握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拖欠劳动报酬与恶意欠薪的界限,坚持宽严相济为指导,依法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通过适用非羁押强制措施、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充分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举措,对自愿认罪悔罪、尽力补救支付劳动报酬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作出不捕不诉决定、及时变更羁押强制措施;对提起公诉的被告人依法提出轻缓刑的量刑建议,最大程度地减少因涉罪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助力企业纾困发展。如,在江苏潘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不起诉案中,检察机关对恶意欠薪后潜逃外地且归案后拒不认罪悔改的潘某某依法批准逮捕,同时动态审查把握潘某某的社会危险性变化等条件,在其积极认罪认罚、全部清偿拖欠工人工资并取得谅解后,依法及时向有关机关提出变更羁押强制措施的建议,潘某某被变更为取保候审,为工人持续就业提供了稳定工作环境。2022年1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不批准逮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706件760人,不捕率为66.09%,较去年同期上升9.61个百分点,较其他刑事犯罪案件平均不捕率高23.20个百分点;共决定不起诉1202件1444人,不起诉率59.11%,同比上升11.75个百分点,较平均不起诉率高34.2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各地检察机关依托司法办案督促企业合规经营,如在贵州刘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不捕不诉案中,检察机关积极发挥合规主导责任,会同有关部门,对涉案企业合规计划及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引导涉案企业实质化合规整改,努力实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助推企业依法健康发展的双赢多赢共赢。

  <strong>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strong>

  根据美国交通运输安全局(TSA)的数据,1月7日-9日,2023年通过机场安检的客流量已经连续三天超过2019年和2020年同期水平。

  临近农历新年,工资结算进入高峰期。黑龙江省司法部门在全省开展专项维权行动,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湖南省浏阳市人社局推出“欠薪反映”小程序,进一步畅通维权渠道;河北省石家庄市劳动监察局依托根治欠薪大数据可视化决策平台,排查各类欠薪线索……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出真招实招,努力确保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工资,保障了农民工权益,回应了社会关切。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2/64/611442801234978684.jpg" alt="" /></a>

李大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