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特斯拉为何入局中国新型储能?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12 20:53:20

  中新社上海6月11日电 (王梦瑶)特斯拉日前于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上,首次在中国1:1展出其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

  今年5月,特斯拉在上海临港正式开工建设其全球第二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该工厂初期规划年产1万台Megapack,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GWh)。

  为何入局中国新型储能?特斯拉能源和充电业务高级总监麦克·斯耐德(Mike Snyder)表示,中国是越来越重要的能源市场,也是特斯拉在能源领域的战略重点,“我们看到了在中国制造的Megapack产品直接参与中国市场竞争的良好前景”。

  中国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超260%。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530万千瓦/776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超210%。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预计,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总装机将再翻一番。

  新型储能迅速发展的背后是中国新能源装机的急遽扩张。据中国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3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5.85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的52.9%,风电和光伏发电之和突破11亿千瓦。

  “风光水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天然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决定了储能是其规模化开发应用的关键”,袁榴艳以太阳能为例指出,光伏发电晴天中午时发电量高,夜晚用电高峰时却发不了电,储能作为“大充电宝”能够调节这种波动和变化,可以“把白天的电存起来晚上用,晴天发的电阴天用”。

  在各类新型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主导地位,中国具有大规模发展优势。鑫椤资讯高级研究员张金惠认为,特斯拉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磷酸铁锂电芯的供应问题是其考虑因素之一,磷酸铁锂电芯是储能电池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目前只有中国 具备大规模的量产能力

  中国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表示,中国新型储能新技术不断涌现,但锂离子电池储能仍占绝对主导地位。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高达97.4%。在袁榴艳看来,中国锂电池作为出口“新三样”之一,具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这支撑了锂离子电池储能的快速增长。

  除火热市场和技术优势外,特斯拉入局中国新型储能也与中国支持政策密切相关。

  “近年来,中国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特斯拉是见证者,更是受益者”,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说,中国持续对外开放的政策、先进的发展理念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了巨大机遇,中国市场是特斯拉发展的“必选项”。

  束珏婷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近期,外资专班就新冠疫情防控“二十条”、“新十条”、实施“乙类乙管”等措施向有关外资企业和多家外国商协会开展了“一对一”走访了解。

  徐成光称,考虑到当前疫情流行尚未结束,一些地方还处于疫情流行高峰期,尽管大家回乡过年、探亲访友的愿望较为强烈,我们还是倡导大家根据自身和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出行计划,<strong>特别是患有基础病的老年朋友以及家中有孕妇、婴幼儿的家庭,要尽量减少出行</strong>,以降低自身和家庭成员的旅途感染风险。

  湖北省公安厅成立专案指挥部,逐渐摸清该犯罪集团的信息链、技术链、资金链、人员链,逐一核查涉案账户3000余个、“洗钱”账户2万余个、第三方(第四方)支付平台15家、企业(个人)商户800余家。据统计,该犯罪团伙涉赌资金流水超过4000亿元。

  各地民政、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疾控部门要在当地疫情防控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领导下,加强城乡社区疫情防控机制建设,调整完善城乡社区疫情防控措施,健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村(居)民委员会开展疫情防控的工作制度,推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有关要求在城乡社区落地生效。要加强工作统筹,进一步整合规范需要城乡社区承担的疫情防控方面的工作事务,防止出现令出多门、信息重复采集报送等问题,避免增加城乡社区不合理工作负担。

  毛宁:昨天我已详细介绍中方同世界卫生组织沟通交流的情况。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主管部门一直依法、及时、公开、透明向国际社会发布疫情信息,也一直同世界卫生组织保持着密切沟通。1月5日,应世卫方面邀请,中方派专家参加了世卫组织成员国通报会,介绍了中国新冠疫情防控举措、变异毒株监测、新冠疫苗接种及临床救治等情况,并与成员国积极互动。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济南1月6日电 (记者 沙见龙 李欣)“大家好,我是王赛博,一个在济南生活了6年的德国人。”“这里是个窑坑,从这里出土了什么宝贝呢?”灿烂的笑容,一头金发,说着流利的中文,身处山东济南章丘区城子崖古城考古遗址的王赛博,开启了他的直播探秘之旅。

李宜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