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内蒙古行觅商机 新能源受关注

来源: 南风窗
2024-06-06 22:18:24

  中新社呼和浩特6月6日电(记者 张玮)6月5日至6月7日,近40家外资企业及外国商协会机构开启“内蒙古行”,考察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多家企业觅商机。

  伊藤忠(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松井学考察呼和浩特市的新能源企业后,对当地的新能源产业产生浓厚兴趣,“之前,我们和内蒙古的合作大多在羊毛、农产品出口等方面,现在对于氢、氨、醇等新能源产业的出口也很关注。”

  而对于中国日本商会副会长德谷昌也来说,他是和内蒙古有着35年深厚情谊的“老朋友”。1979年,世界500强企业三井物产和鄂尔多斯集团建立羊绒贸易后,又共同出资成立了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接下来,我们会在内蒙古继续扩大投资和贸易的事业,尤其是绿氨、绿醇、绿铝、氯氢等具有绿色属性的产品。”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北京贸易馆副馆长文恩惠介绍说,截止到2023年,韩国企业对华投资共有28700家企业,投资金额为939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90%以上是制造业。

  “目前韩国企业对华投资正处于转折期,随着中国国内消费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中国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新的投资机会也再次出现。”文恩惠认为,在碳中和、数字经济、服务贸易等新增长产业领域,韩中之间将会有非常多的合作机会。

  数据显示,2023年,内蒙古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1.5%,实现了7连增;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67家, 增长了3.2倍。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杨进表示,外资企业带来了领先的技术设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优质的产品服务,成为内蒙古与世界经济发展先进水平高端领域连接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报告显示,蓝领劳动者年龄分布中,50岁以上年龄组占比最高,达到28%。31〜40岁、41〜49岁年龄组蓝领劳动者占比分别为22%和20%;30岁以下年龄组占比约为30%;同时,“90后”“00后”年轻群体进入蓝领工作岗位的意愿不断降低。

  习主席指出,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加强数据产权保护。稳妥推进测绘数据产权制度及分级分类确权授权、众源数据利用管理等机制建设,探索建立测绘数据流通准入规则和质量标准化体系。推进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分类分级管理,促进地理信息数据依法有序流通。

  未来战争,既是信息化装备的“芯”战,也是精神力量的“心”战。尤其是智能化技术主导下的认知域作战,将通过认知领域的“降维打击”,瓦解人的意志,折磨人的心理,摧毁人的精神,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在认知领域新战场上,战斗精神的作用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因智能化信息化战争的新特点而被赋予新的内涵,仍是两军对垒争夺的“制高点”。“芯”战更需“心”胜,战斗精神培育必须进入指挥链、战斗链、保障链、支撑链全领域各要素,为制胜未来战场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高于主险

  除英飞拓外,预计2022年业绩续亏的多家企业均来自科创板,这些公司是以未盈利形式上市,目前主营业务尚未实现盈利。以机器人企业埃夫特-U(688156.SH)、云计算企业优刻得(688158.SH)均在2022年三季度中表示预计全年业绩续亏。

蔡孟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