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收割花旗 外资银行业务版图重构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12 08:28:02

  来源:北京商报

  外资银行在华财富管理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战略博弈与服务升级。6月11日,花旗宣布已完成向汇丰出售和转移其中国内地的个人零售财富管理业务,更加专注于企业和机构客户业务。随着交易的尘埃落定,汇丰中国不仅纳入了花旗在11个一线城市的服务网络与客户资源,还一次性接纳了超过300名花旗原员工,重塑业务版图。这场在华财富管理市场“接力赛”是外资银行新的尝试,也将成为走好中国“本土化”发展路径的“试验田”。

  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完成交割

  一外资巨头出售中国内地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迎终章。6月11日,花旗宣布已完成向汇丰出售和转移其中国内地的个人零售财富管理业务。花旗同时表示,已与富邦华一银行达成协议,将于今年稍晚时就中国内地的个人信用卡业务及无担保贷款相关资产进行转让。

  2021年4月,花旗明确在全球范围内对个人银行业务进行战略调整和转型,在亚洲、欧洲、中东和非洲等14个市场退出个人银行业务,包括中国内地市场。2023年10月9日,花旗宣布将其中国内地的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包括个人客户持有的账户、存款和相关理财产品出售给汇丰中国,该交易总额为约36亿美元的个人存款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资产。

  在彼时出售时,花旗管理层就透露,此次全球调整不涉及花旗在华对公业务,转而更加聚焦于企业与机构客户服务。

  花旗中国总裁、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陆烜表示,“花旗在中国展业已久,我们深感自豪。未来,我们会更加专注于企业和机构客户业务,通过花旗全球的网络服务客户,支持他们的跨境金融需求”。

  花旗中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进一步表示,花旗将持续投入中国的企业和机构客户业务,包括在国内寻求设立一家独资证券公司和独资期货公司,不断完善和增强产品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

  “为持续投入产品和服务创新,今年6月6日,花旗率先在中国为企业和机构客户推出益联存款业务,致力于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第5项——暨性别平等和增强妇女权能,企业和机构客户可以通过益联存款业务支持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相关项目”,上述相关负责人说道。

  谈及花旗拟设立独资证券公司和独资期货公司的考量,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指出,对于花旗等外资机构来说,在全球市场中具有显著的经营优势,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有望成为其中国子公司重要的业务方向,在初期也具有较高的竞争壁垒。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认为,两家公司经营范围应该以对公业务为主,同时依托花旗的国际资源开展国内企业的对外业务。由于目前证券和期货经纪业务的利润微薄,且市场基本饱和,因此即使花旗在内地设立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其主营业务也不会聚焦个人经纪业务。

  在华业务版图得到重塑

  正式接过花旗中国内地个人银行财富管理“接力棒”的是汇丰中国。同日,汇丰中国宣布,随着交易的完成,已承接花旗在全国11个主要城市的个人财富管理客户及相关资产。同时,超过300位花旗原相关员工也已正式加入汇丰。

  据了解,花旗中国个人银行业务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个人存款、个人房贷、个人投资、个人贷款和个人银行卡多种,“接棒”后汇丰对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将得到深度加码。汇丰中国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表示:“本次收购完成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巩固在外资银行财富管理赛道的竞争优势,同时,继续全方位发挥跨境金融服务专长,支持海内外客户把握中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机遇。”

  近年来,汇丰持续投入中国内地市场,对财富管理业务加大布局,涵盖银行端的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服务、人寿保险、资产管理及金融科技。此外,汇丰还在人才战略上加大投入,支持业务可持 续增长。汇丰透露,到2024年底“大财富管理”矩阵下的员工总数将达约6000人。

  完成交割是第一步,接下来,汇丰中国如何整合新收购业务,包括技术平台、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等方面,以确保平稳过渡才是重点。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建议,汇丰中国可以持续优化和丰富其财富管理产品线,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多元化需求,以产品吸引客户。其次,应加强数字化和科技创新投入,以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效率。以先进性、专业性吸引客户。此外,应加强与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财富管理产品和服务,同时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在产业经济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看来,通过接手花旗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汇丰中国不仅巩固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既有优势,还进一步拓宽了服务范围和客户基础,借助大湾区的快速发展势头,汇丰中国有望在财富管理、跨境支付、投资咨询等多个领域实现业务的联动增长,进一步提升其在区域乃至全国的市场竞争力。接下来,应充分利用在港澳地区积累的经验和市场优势,加速推动大湾区内金融服务的互联互通与融合创新,为大湾区内的个人及企业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跨境一体化的金融服务。

  外资银行并购、整合趋势提速

  近年来,尽管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为外资银行引入先进管理经验和创新理念提供了窗口,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外资金融机构在资产规模扩张、客户基础建设、盈利效能提升及市场品牌力建设上,相比本土银行并未展现出显著优势。

  究其原因,与本土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在资产规模、客户基础、品牌认知度上往往不具备明显优势,且业务模式和产品设计有时难以完全符合中国市场的特点和客户需求。

  汇丰揽花旗财富业务条线无疑是一次新的尝试,也为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的战略调整提供了借鉴。在盘和林看来,此举预示着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整合趋势。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和竞争加剧,外资银行未来将通过并购、出售等方式优化其业务布局,丰富其在国内的业务种类。一方面,外资银行之间可能会展开更激烈的竞争,以争夺市场份额,尤其是需要全球资产配置的高净值客群的争夺;另一方面,本土金融机构也将面临一些挑战,尤其是对全球资产配置方面。

  “对外资银行来说,需要深入了解中国市场的文化、法律和商业环境,确保合规和稳健经营。其次,外资银行需要加强与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减少学习成本。此外还需要打造一支具备国际视野和本土经验的专业团队”,盘和林如是说道。

  针对外资银行在华“本土化”发展方向,一位行业观察人士直言,对于其他外资银行来说,本土化发展意味着需要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市场、提高本土化经营能力,以及在合规经营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此外,外资银行还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

责任编辑:张文

  今年1月,博世宣布在华投资约10亿欧元,打造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和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因为中国业务对我们的发展至关重要。”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哈通说,电机系统核心部件领域在华有望实现盈利,而在全球其它地区还难以达成这个目标。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

  柬政府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柬埔寨对外贸易总额为524亿美元,同比增长9%。其中柬埔寨出口总额为22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6%;进口总额为299.41亿美元,同比增长4.3%。柬埔寨与RCEP成员间的贸易额占其整体贸易总额的近60%。

  “金溪县法院委托江西思华生态环境保护基金会管理和监督使用‘全国首例古村落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涉人文遗迹修复资金的‘三公旧第’门楼修复工程,已经顺利通过验收。”江西思华生态环境保护基金会(以下简称思华基金会)万细泉表示。

  <strong>泰国:“欢迎光临!”</strong>

  同时,也有上市公司开始减持。2月5日晚间,智能自控实现五连板后发布了股东减持预披露公告及部分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计划实施完毕公告。董事陈彦计划自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止,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18万股,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董事吴畏、高管杜学军、董事沈剑飞、高管仲佩亚减持计划实施完毕,其中吴畏减持金额最高,达1971.08万元;沈剑飞减持金额最低,达576.72万元。2月7日,公司股价跌停。

陈婉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