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说|渔民上岸变身艺术团团长

来源: IT之家
2024-06-29 03:15:45

  今年57岁的沈召明,祖孙四代都在运河上以捕鱼而生,他也 曾撑船摇橹30多年。

  在上岸前的生活中,沈召明和大多数渔民一样以船为家,常年漂泊在大运河上。不一样的是,沈召明因为从小就爱唱歌、吹笛子,他逐渐聚拢了一帮能喊几嗓子号子的渔民,教他们唱红歌、编谱子。说起这个爱好的由来,其实和大运河也有分不开的联系。

  “千年运河百道弯,黄金分割在窑湾。”沈召明所在的窑湾镇,地处京杭大运河与江苏骆马湖交汇处,因水位落差较大,不宜夜行,船只在此停泊补给。南来北往的船工渔民聚在一起,免不了唱几段拿手的家乡戏曲打发时间。在一来二去的熏陶下,沈召明渐渐成了镇上小有名气的戏迷。

  “骆马湖的夜里,我们凑在一条大船上演奏,听到琴声,很多渔民从老远划着小木船来听,有时一聚就有上百条船。”回想起当年渔火点点、琴声悠扬的日子,沈召明仍然十分感慨。

  随着越多越多的人加入,乐器也越来越齐全,乐队就慢慢“齐活”了。而乐队真正走上“正规军”的道路,则从2015年三桥村渔民退捕开始。

  退捕上岸,以后靠什么谋生?当时正好赶上窑湾古镇保护开发,得知沈召明平常喜欢唱上两段,有人建议他组建窑湾古镇渔民艺术团,去景区进行民俗表演。

  同年8月,三桥村退捕渔民搬迁工程正式启动,沈召明率先签约上岸,搬进了渔民安置小区。在他的牵头下,窑湾古镇渔民艺术团也组建起来。沈召明说,做梦都想不到,在河上漂了几十年的渔民,有一天能跳出四面环水的渔船,上岸开始幸福生活。

  如今,这个唱南腔北调、讲漕运故事、演渔家民俗的窑湾古镇渔民艺术团,用亲身经历演绎着运河水乡的古韵新貌,创作出了100多个原创剧本。沈召明负责吹笛子,团队里还有快板、打鼓、扬琴、说唱等形式,演员们边走边演,将古街景点巧妙串联,带着游客沉浸其中的互动演出成为景区的一大亮点。

  “此次FDA批准的微生物群产品就是基于粪菌移植(FMT)的活体生物药。”樊赛军解释,这种活体生物药将微生态的一些活体作为配方药物应用到人体肠道,并可在肠道定植生长,通过微生物、神经、免疫、新陈代谢的作用来影响微生物群落,维持、重建或恢复健康的人体微生态,达到预防或治疗人类疾病的效果。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4日电 据“中国集邮”微信公众号4日消息,1月5日,中国邮政将发行《癸卯年》特种邮票一套两枚。这是中国生肖邮票第四轮中的第八套,设计者为艺术家黄永玉。

  不久前,《新闻联播》和《央视财经评论》相继推出系列经济专题访谈及评论,选题从“民营经济”到“抗疫大账”,题材重磅、评论精到、掷地有声,为企业解惑,为百姓答疑。如果说这系列报道如定海神针般释放着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最强音,那么开年之初的《提振信心在行动》系列则像一粒粒定心丸,用实实在在的烟火气提振经济信心。

  急救人员还发现,市民存在一种普遍存在的误解:以为上了120就能走“就医绿色通道”,到了医院可以不用排队直接接受治疗。

  据悉,面对富含高瓦斯、盐渍土、多年冻土等特殊不良地质带来的挑战,建设者们攻坚克难,青海盘大公路上全长2840米的多隆高寒高海拔隧道、扁门高速上的全长2370米的景阳岭软岩冻土隧道右洞、尖扎至共和公路上的双洞全长2639米的南宗沟1号实现顺利贯通。

  <strong>擎起火红的旗帜</strong>

陈佳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