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建筑师贝聿铭首个全面回顾展在香港M+博物馆开幕

来源: 旅游网
2024-06-28 08:08:35

  中新网香港6月27日电 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的M+视觉文化博物馆27日举办特别展览“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开幕仪式,该展览是这位深具影响力的美籍华裔建筑大师的首个全面回顾展。

  贝聿铭是20世纪和21世纪深具影响力的建筑师,贝聿铭的建筑项目备受瞩目,纵贯七十载,横跨辽阔地域,包括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巴黎大罗浮宫现代化改造计划、香港中银大厦和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这些地标奠定贝聿铭在建筑史和流行文化的显赫地位。

  是次展览展出逾400件展品,包括一系列来自机构或私人收藏的绘图手稿、建筑模型、相片、录像和其他档案记录,当中不少展品将首次公开亮相。展览分为六大主题,近距离探索贝聿铭的生活和工作。这些主题不但充分展示贝聿铭独特的建筑手法,更将其作品与社会、文化及其人生轨迹交相对照,显示建筑和生活之密不可分。

  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出席开幕仪式时表示,贝聿铭的一生和事业无疑在现代建筑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尤其香港中银大厦是香港海滨最具象征意义的建筑之一,彰显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为这位传奇建筑师举办首次回顾展,对香港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突显了香港作为文化和艺术创新的领导角色,是历史与现代交汇、启发和升华的地方。

  M+董事局主席陈智思表示,这个 展览筹备时间长达7年,并以跨文化的策展手法全面展示当代视觉文化,实为M+博物馆以全球文化交流作为愿景的明证。

  贝聿铭的儿子、贝氏建筑事务所董事长及创始人贝礼中表示,这个全面回顾展首次向公众展示父亲丰硕且影响深远的事业生涯,阐明造就他成为不同凡响的建筑师和世界公民背后的跨文化影响及独特历史背景。“我们对这次展览感到自豪,感谢M+博物馆团队全面而有见地、富启发性地记录了父亲的一生。”

  据悉,展览将于2024年6月29日至2025年1月5日在M+博物馆举行。(完)

  中国实力增长的表现之一就是,现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经常地开成“中国专场”。不管是讨论芯片、抖音、流浪气球、对台军售、贸易逆差还是军费预算,“中国”都作为“主角”无法缺席,而讨论的结果无外乎都是:“中国是美国在这个星球上的最大挑战”。

  此后几十年,宿白始终保持着对云冈石窟的关注和研究,陆续发表了《云冈石窟分期试论》《平城实力的集聚和“云冈模式”的形成与发展》等文章,不仅对云冈石窟的艺术特点、历史背景等做了全面阐述,并根据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对洞窟的分期进行了划定,同时还提出“云冈模式”理论,一举确立了云冈在中国石窟寺历史上的关键性意义。

  4月1日,西北工业大学召开教师干部视频会议。受中央组织部领导委托,中央组织部有关干部局负责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工信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王江平同志,陕西省委常委、秘书长王琳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言荣同志主持会议。

  当然,在云冈石窟逐渐成为一门显学的过程中,也不乏中国学者的身影。1919年,史学家陈垣就发表了一篇题为《记大同武州山石窟寺》的文章,对云冈石窟的历史进行了考证,11年后他又发表《云冈石窟寺的译经与刘孝标》,首次论及云冈的译经活动;1926年,陈万里撰文《云岗石窟小纪》;1929年,叶恭绰写作《大同云冈石刻毁失记》,呼吁对石窟加以保护;1933年,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一行考察云冈,并撰写了《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从建筑专业角度阐释了云冈石窟的价值,同年,顾颉刚也编辑了《云冈造像史料》;1936年,周一良发表《云冈石佛小记》 ,大同学者白志慊出版《大同云冈石窟寺记》……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中国学者的研究虽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但未能建构出足够全面而精细的理论系统。因此与许多古迹研究相似的是,云冈在中国,云冈研究却在海外。

  而在此之前,杨力维刚刚在总决赛第二场比赛砍下了24分、3个篮板和2次抢断,加上第一场比赛的25分,她在总决赛前两场就独揽49分。

  而在更深的层面上,宿白的研究也为云冈石窟研究开启了一个全新阶段。正如杭侃所说:“以往的研究更多地倾向于美术史、艺术史,宿先生之后则主要是从考古的角度去做研究。”

谢孟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