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工作方案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来源: 格隆汇
2024-06-29 08:37:55

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工作方案

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记者 张琼斯

上海证券报记者6月28日获悉,为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

科技创新需要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

“当前,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金融要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表示,科技创新复杂多元,在创新链条的不同环节、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金融需求区别较大,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

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过去五年,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年均保持30%以上的增速;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从14%提升至47%;科创票据累计发行8000亿元;超过1700家专精特新企业在A股上市。

《工作方案》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强度和水平,为各类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表示,要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大会的部署精神,落实好《工作方案》要求,以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导向,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的能力、强度和水平,综合运用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和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功能

围绕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工作方案》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

比如,在间接融资方面,《工作方案》提出,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构建科技金融专属组织架构和风控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内部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表示,要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推动银行构建相对独立的集中化科技金融业务管理机制,完善信贷额度管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绩效考核等政策安排,探索建立标准清晰的尽职免责制度,大力支持科技创新,逐步形成与科技强国建设相适应的信贷结构。

在直接融资方面,《工作方案》要求,建立科技型企业债券发行绿色通道,从融资对接、增信、评级等方面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债融资;强化股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服务科技创新功能,加强对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的政策支持。

“要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功能,提升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表示,科技创新是高投入、高风险的长周期活动。股权融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特征,天然适应科技创新融资需求。其中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在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独角兽”科技企业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提供多元化接力式 金融服务

为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工作方案》鼓励各地组建科技金融联盟,支持各类金融机构、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等交流合作,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这是丰富完善科技金融市场生态、打好金融服务“组合拳”的表现。

“与多元创新生态相对应,科技金融也是一个生态系统,涉及金融体系内部各类机构衔接协作、金融体系与科技体系相互配合,产生‘1+1>2’的化学反应。”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表示,要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的多层次性,推动资本市场各板块、大中小银行差异化发展,形成功能互补。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表示,支持大型银行发挥平台资源优势,在依法合规、风险隔离可控前提下强化与内外部投资、证券、融资担保、保险等机构合作,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的接力式金融服务;搭建科技金融交流平台,加强金融机构与高校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对接合作和服务联动。

建立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机制

针对科技金融运行全过程,《工作方案》强化了相关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措施包括:优化激励引导政策体系,完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专项金融债券等政策工具,建立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机制,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等。

“加强相关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可以为科技金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表示,发展科技金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除了金融自身的能力建设,也要注重加强相关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增强可持续性。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还提出,加强科技金融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常态化投融资对接平台,扩大知识产权基础数据、企业研发活动信息等开放共享;用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等政策,支持科技型企业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与有关部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政策协同,深入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搭建经验交流和研讨平台,推动《工作方案》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以高质量科技金融服务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至于未来抗原价格的走势,几乎所有受访专家都认为,抗原生产成本会进一步压缩,而且随着政策的继续开放、产能的充足,会达到供需平衡,“价格还有很大下探空间。”

  民众在短时间内集中抢购布洛芬的现象,其影响从终端沿着供应链往上传导直至制药厂,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带去了虽短促但强烈的峰值压力,链条下游原有的市场供需平衡被彻底打碎。而药品从生产线、物流链最终走到终端店的路径又要经历层层关卡,一旦每个环节都卡顿一点,经过环环放大,到了终端就造就了“无药可买”的窘境。

  李斌表示,“保护好用户信息安全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没有做好,向大家深表歉意,会对此次事件给用户带来的损失承担责任。我们会协同有关部门深入调查此次事件,对窃取和买卖此次事件相关数据的违法犯罪行为追查到底。我们不会与不法行为妥协,也请大家及时提供线索。”

  显然,中国经济需求端正在承压。12月初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便明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彼时便有解读称,这或许意味着在明年的逆周期调控政策选项中,消费的优先级高于投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明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具体措施便包括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以眼肿为例,产生该症状的原因可能包括:熬夜或用眼过度、有眼部疾病或者有肾脏等基础疾病,也有可能服用药物产生副作用等等。在没有医生诊断的情况下,无法确定造成该症状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中国经济从2020年年初的疫情中迅速反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房地产与外贸,在这两项动力被大幅削弱的当下,消费被寄予厚望。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便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加速将主要来自消费的修复反弹。

苏妤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