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2000例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26 23:35:24

  中新网广州6月26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东三名志愿者26日捐献造血干细胞,分别救助三位白血病患者。广东省红十字会26日表示,广东省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总数在内地率先突破2000例。

  第2000例捐献者戴振源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2022年9月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2024年4月,经检索,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通过供患高分辨配型,健康体检等一系列程序,6月26日他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平时的工作中经常接触到重症血液病患儿,明白血液病患者的痛苦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重要性。我希望通过亲身经历告诉公众,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却能挽救一个生命、挽救一个家庭,也希望有更多的健康适龄人士加入志愿捐献行列。”戴振源说。

  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它们是所有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造血干细胞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部分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等。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可以恢复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从而控制或治愈疾病。

  据介绍,2001年8月,广东省实现第1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2020年12月实现第1000例捐献,2024年6月实现第2000例捐献。每千例捐 献速度不断加快,从工作启动之初的“20年捐献1000例”发展到如今的“3年半捐献1000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志愿捐献行列。近年来,青年群体成为捐献者的主力军,这反映了年轻一代对于社会公益和医疗捐献的积极态度。与此同时,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流程的标准化,捐献流程变得更加高效和规范。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已经加入世界骨髓库,这意味着中国的捐献者可以为全球的患者提供帮助,同时也能从国际资料库中寻找匹配的供者。

  杨苡15岁时,杨宪益给她看了刚问世的《家》。她觉得巴金写的《家》和自己家很像,祖父都在四川做过官,都有老姨太。也是在杨宪益的建议下,1938年,她南下昆明求学,进了西南联合大学。

  “铜器制作技艺包括范铸法、失蜡法、雕刻、錾刻、蚀刻、花丝镶嵌等。”马艳萍说,三只兔子耗费工序复杂,是高档铜香炉及雕塑摆件,选用当地所产优质紫铜为原料,以明代宣德炉的制作工艺为基础,融入现代生产控制技术,产品质地精纯,颜色温润,极具收藏价值。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31日电(孟湘君 何路曼)随着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有序恢复出境旅游,多国热情欢迎来自中国的游客,马尔代夫安排“过水门”礼遇、瑞士滑雪胜地挂上中国红灯笼、印尼巴厘岛机场展示舞狮表演、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长亲自接机……然而,少数国家和地区仍对来自中国的游客区别对待,甚至延长针对自中国入境者的限制措施。

  虽说在村里长大,但这名85后几乎没怎么种过地。大专毕业后,有个“军装梦”的张宁参军入伍。2007年退役后,他做过石材、外墙涂装等行业的工作,有了些积蓄,但他总觉得“那些不是长久之计”,“想回来干点事儿”。

  A股“春季躁动”将持续但波动放大

  张要红说:“春节年夜饭订单都爆单了,我们都到处找厨师。因为大多数人都要回老家过年,我们团队的厨师当时都不够。因为我们做的是定制食谱,菜单根据顾客要求和口味调整,所以大家觉得我们的服务相比于一些固定菜单会更贴心一点。”

杨希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