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保鲜费引争议,平价服务能否搅动市场?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13 10:52:57

  中新网北京6月 12日电 (记者 夏宾)随着中国消费市场不断升级,生鲜配送的需求逐步扩大,冷链物流市场正步入发展黄金期。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冷链物流总额为3.1万亿元,同比增长3.7%。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也达到了2688亿元,同比增长3.3%。冷链物流的能力直接决定了生鲜配送的品质,面对千亿级的生鲜冷链市场,各大快递公司也同样动作频频。

  菜鸟速递特色经济市场负责人石书生近日对媒体表示,生鲜寄递市场服务单一、价格偏高,市场需要平价型好用不贵的快递产品,从而既保障物流体验,也降低生鲜农产品流通成本。

  近期,菜鸟速递宣布“生鲜平价寄”服务覆盖慈溪杨梅、阳山水蜜桃和东台西瓜产区,提供专属标识、优先中转、优先派送和无忧售后等保鲜服务,确保江浙沪皖次日达、按需上门。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生鲜平价寄”服务不收取保鲜服务费,快递费仅为同类快递的一半。

  生鲜寄递被视为物流行业竞争的重要一环,顺丰、京东物流等快递企业已在生鲜物流领域深耕多年。

  例如,顺丰在生鲜运输方面,随着荔枝的上市为主要产地提供了物流运力,针对北京、杭州等热门消费市场,开通荔枝全货机航线等。据顺丰2023年年度报告,顺丰冷运及医药业务2023年度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103.1亿元,同比增长19.7%。

  此外,京东也推出了驻点收寄、产地直发、冷链专线、航空专线等服务,还依托已有的配送网络,将其升级为冷链配送网络等。

  中通冷链副总裁黎冰此前也透露,目前中通冷链已经配置200辆干线运输的冷链车,逾40个冷链转运中心、超1200个网点,可实现28个省区、近70%的区县覆盖。

  平价服务能否搅动市场?中新网记者了解到,保鲜费并非包装、冷运等费用,而是指通过张贴专有标识、提供优先中转、优先派送和个性化理赔等服务。据顺丰官方信息显示,最近其保鲜服务已由强制服务变成了可选服务。

  在黑猫投诉上,关于保鲜费投诉有400多条,其中首条即是“根本看不懂保鲜费,是乱收费”。持类似观点的不在少数,说不清、看不懂,不知道钱花在了哪。

  业内也有观点认为,目前生鲜的保鲜主要是依赖泡沫盒、冰袋等冷媒做保鲜,同时使用快递公司次日达、隔日达等高效送达的服务,消费者已经为高时效买单,既不需要所谓的优先中转和派送,同时也无法判断快递公司是否进行了优先中转和派送。

  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君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近日,菜鸟速递入局生鲜市场,为生产者与消费者提供了生鲜品较高品质的解决方案,同时,顺丰也悄然做出回应,将保鲜服务费变成了增值可选付费。

  “可见,经过多年的发展,快递企业基于自身实力与发展眼光,切实破解的诸多行业发展难题,必将带动企业间良性、高品质的竞争,并进而促进行业发展,形成良性生态与持续发展空间。”赵国君说。

  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认为,生鲜冷链是各家物流企业争取的焦点,但考验对上下游掌握的力度。这一领域的发展需要长期的耕耘,需要至少五年乃至十年的发展来考验运营能力、干线规划能力,以及路由能力、解决方案能力等,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发展。

  <strong>姚喜(拆迁户)</strong>:没有办法,因为我母亲生病急需要房,然后就找他,做手术期间,因为(母亲)是肺癌,就不管了,讲你给他送点卡,送五千块钱(超市购物)卡,然后交给他,后期也没给选房。

  众议院议长麦卡锡没有明确表示,他是否认为众议院共和党人应调查拜登此事,但称当初对特朗普保留机密文件的反应受到“政治驱动”。“这只是表明他们试图与特朗普进行政治斗争。”

  无论是队列行进,还是参加集会,一看一听,大家就能分辨出:这是六中队的兵!

  建设农业强国要立足我国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塑形铸魂构建彰显中华民族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的农业强国模式。从农事节气到农业景观,从乡风民俗到生态伦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农耕文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沃土和思想资源,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要善于从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将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推动传统农耕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弘扬优秀农耕文化与推进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促进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使农耕文明在赓续传承中焕发新机。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1日电 据央行官网消息,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3年1月11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870亿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新财经)

  当前,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我国经济活力加速释放有了更有利的条件。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交通、餐饮、娱乐、旅游、生活服务等行业逐步回暖。据初步分析,预计今年春运客流总量超20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可望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七成。这些变化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潜力。

许右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