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下“赛戏”:一场村戏的六百年传承

来源: 中华网
2024-06-26 19:45:17

  中新网忻州6月26日电 题:五台山下“赛戏”:一场村戏的六百年传承

  作者 杨静

  锣鼓铿锵,村民落座,演员登台,好戏开场。

  “一场赛戏,从幼时听到现在。”对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西天和村52岁的村民白建峰而言,赛戏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家乡的文化符号。

  连日来,五台赛戏第三代传承人武存英在西天和村与周边村庄进行“送戏下乡”演出。从2005年开始,武存英与团队成员共演出五台赛戏专场164场,脚步遍布江苏、内蒙古等地,她把600年传承的西天和村“村戏”唱出了大山。

  赛戏是一种曾流传于山西、河北、内蒙古、陕西的古老剧种,是融民间祭祀与地方戏曲于一体,具有边塞地方特色的传统文艺形式,形成于宋金时期。

  《五台县志》记载,“赛”是古代一种祭神仪式。五台赛戏始于明洪武二年,当时,每年农历七月十七日,西天和村举办赛会,被贬至五台县的乐户用古老的原始宗教祭祀仪式在村庄演出敬神迎佛的节目,称为赛戏。

  与传统戏曲不同,五台赛戏中只有生、旦、净,无丑角;角色只有念白道诗,没有唱词唱调,故也有人称其为“道诗戏”;伴奏乐器有大锣、大鼓、大号等,无弦乐器。

  作为西天和村戏,村民对赛戏戏文和文武场的鼓梆节奏了如指掌。“旧时剧团常有感叹,在西天和村唱戏真难,稍有不慎就会被赶下戏台。”白建峰说,赛戏有固定的赛日、赛台和赛剧。“赛日即祭神日期,赛台是专门演出赛戏的地方,现在保存下来的赛剧有《调鬼》《斩早魃》等祭祀性特有剧目和表演较多的《宋太宗游五台山》等一般剧目。”

  武存英介绍,清末至民国初年,五台赛戏衰败,演出所用面具和40多部剧本被西天和村周某赎买,为村中子弟班剧团所用。剧团将赛戏加入剧团演出内容传唱,西天和村便成了五台赛戏唯一的传承地。

  1982年,在五台山五爷庙戏台及庙院,由西天和村村民张履行、周四槐等人表演《调鬼》等五台赛戏剧目进行录像留存。此后,五台赛戏逐步绝迹舞台。直到2014年,五台县相关部门开始抢救地方戏曲文化遗产,停演30多年的五台赛戏才再次开始登台演出,进入大众视野。

  16岁开始学戏,2012年拜84岁的周四槐为师,武存英告诉记者,五台赛戏的传承发展之路十分曲折。据记载,旧时由于朝代更迭,五台县被贬来15家乐户,斥其为忘掉“忠孝节义仁信廉耻”的“忘八”,他们为人作乐或搬演赛戏。因此,五台赛戏也叫“忘八戏”。

  “现在仍有人将五台赛戏称为‘忘八戏’。”尽管观众流失和传承人才匮乏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但传承面临的很大挑战在于改变世俗观念,武存英说,要顺应时代,正确看待这一古老剧种。

  如今,武存英更加注重将五台赛戏赋予新时代的活力。在演出古戏为主的基础上,武存英探索在剧场空间穿插一些流行小曲、说念段子,用以暖场、活跃氛围。在传播方式上,除实地演出外,她也学习运用新媒体录制片段、全剧,进行 传播或收藏。

  作为传统戏曲大省,近年来,山西官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扩大公益性演出场次等不断加大对稀有剧种的保护传承。参与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寻求传承新途径;深入乡村,走访民间艺术团体,收集、整理遗留剧目……为传承五台赛戏,55岁的武存英不断奔走。

  “压得住阵,挑得起头,一代传一代,谓之传承人。”武存英希望五台赛戏后继有人,传唱不息。(完)

  科技的进步与经验的不断积累,让这座守在北境采油一线二十三年的老油田不断更新。作为老台长的赵明表示:“近几年,油田引进视频监控系统、冰振监测系统、雷达测冰系统等创新科技手段对海冰实施全方位立体监测;海冰来袭时,油田的破冰船也将24小时持续破冰,尽可能减小海冰对平台冲击,减少海冰堆积;同时油田还拥有独有的抗冰锥设计、冲冰装置、蒸汽小车等物理破冰装置,而我们的抗冰保产冲锋队还会扛起铁锹、榔头、十字镐用人力艰难对抗来犯的海冰,守卫原油生产和外输的安全。”

  据美媒报道,这种名为“陆射小直径炸弹”的远程火箭弹是美国此前援乌火箭弹射程的两倍有余,由美制“海马斯”多管火箭炮发射。由于需要和军火商签订采购合同,“陆射小直径炸弹”运抵乌克兰预计要花费数月时间。

  数据统计,2022年屏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89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项指标增速均居全市第一,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14个月增速超过100%;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项指标增速均居全市山区县第一。

  倪玉娟表示,组合操作上,维持中性偏短久期策略,保持灵活操作。当前中高等级信用债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信用利差预计修复,组合将结合实际流动性环境和预期变化,调整优化仓位结构,做适度杠杆。

  宝鉴宅村的畲药园里,一株株黄精茁壮成长。“别小看这‘野草’,仅10亩地,三年后就能获得纯收益30万元(人民币,下同)。”2020年,村民雷宗桂创办畲乡农民合作社,雇村民到畲药园帮忙,带领村民一起在家门口致富。

  目标昭示方向,使命催生力量。全军各部队普遍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自身使命任务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凝聚起全力以赴抓备战、谋打赢的意志力量。

陈雅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