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消费”为何有望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26 15:12:09

  □丁慧

  情绪消费成为消费新热点?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指出,2024年,消费者除了追求性价比之外,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有望打造今后一个时期新的消费热点。

  可以看到的是,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人提到“情绪价值”这个词,年轻的消费者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精神世界,更愿意为“情绪”而付费。如今,购物平台上早已出现各式各样的、为消费者提供情绪的虚拟商品,如“考试加油包”“情感树洞”“叫醒哄睡”“失恋安慰”“解压玩具”等情绪消费品,可谓是花样繁多。

  传统消费品更为注重实用性,追求为消费者带来物理上的实际效用。比如,人们购买汽车、家电、房子、手机……追求的都是产品的实用性。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产品的实用性之外,更多看重的是产品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情感满足和体验,最为直接的表现——则是市场中的体验性消费和情感消费的崛起。

  一个有意思的案例则是,某购物平台2023年年度十大产品之一是虚拟商品“爱因斯坦的脑子”,在考试季频繁上热搜。说是“爱因斯坦的脑子”,其实就是顾客在拍下产品后找客服聊天,客服会为顾客即将到来的考试说一声“加油”。

  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加油和宽慰,就为店铺带来8万多单的销量、3万多元的销售额。对此,有人觉得是收“智商税”, 但有人却从这个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虚拟服务中得到了情感满足。这其实就是“情绪”在驱动人们进行消费。

  事实上,为了满足某种情绪而付费的行为,有时比人们想象中的更加隐蔽。越来越多与付费有关的文化产品或体验性消费,其“热销”“大爆”的背后都能找到情绪的源头。比如,去年大火的“淄博赶烤”、哈尔滨冰雪旅游的火爆,其实都满足了人们的某种情绪需求;短剧能够为人们提供简单粗暴的“爽感”体验;不同类型的短剧,提供不同的爽点;大爆的长剧集背后成功集中了当下某一种时代情绪,从而引发人们的追捧。

  这也要求企业要敏感地觉察到当下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变化,提供更具有情感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目前,已经有企业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故事、设计富有情感色彩的产品,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比如,这几年兴起的盲盒经济,就是一个典型的、直接为消费者提供情绪的商品案例。消费者购买盲盒主要是享受揭晓惊喜的感觉,以及享受集齐某个系列产品的满足感。

  可以说,“情绪消费”早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决策。未来,或许会有更多企业在提供商品和服务中,将消费者的情感和消费体验考虑进去。同时,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目前“情绪消费品”市场对于服务提供者的专业能力、伦理要求、市场监管还未有明确的要求,仍有待规范。对此,消费者要增加识别能力,不要被无良商家割了韭菜。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靳东又一次在影视剧中遭遇“中年危机”,罪魁祸首是宋佳。

  本报记者 常碧罗

  生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内容,已成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题材。“十二生肖是春节文化中重要的主题,在全球都有着广泛的认同度与影响力。”“兔墩墩”设计师林存真介绍,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时恰逢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其间正值中国“虎年”,团队提炼传统“虎”形象元素,设计了“虎墩墩”吉祥物玩偶。中国“兔年”即将来临,此次团队在产品创作上继续延续十二生肖概念并与北京民俗文化相结合,衍生出全新的奥运授权产品。在林存真的工作室里,除了“兔墩墩”,还陈列着一些与兔年相关的文创产品,栩栩如生,精致美观。

  除了这家餐厅,很多店铺在就餐高峰期也是“一桌难求”,部分门店迎来一年来的单日最高销售额和翻台率。“餐饮店铺现在的营业额达到了疫情期间的300%,由于客流量增加,新招聘员工近100名,餐饮业员工达到了400人。”廊坊万达广场营运经理王欢说。

  另外,一位商超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往年会与餐饮企业进行共享用工,解决用工问题,像今年超市自身也存在这一情况。在此背景下,多家企业与用工平台也开始推出多种举措,以此来克服用人难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灵石县的老旧小区在山西较有代表性:有的一栋楼就是一个小区,有的小区与其他小区“脸贴脸”……李香娥所住的奥成公寓建成于2001年,5个单元、6层楼高,依山而建。从门口进入,不时有居民驾车进出,停车位与行车道有序分离。尽管地形逼仄,仍给人以“小而精”的感觉。“现在安装了门禁系统,住户登记后就能扫牌进来,比以前有序多了。”李香娥说。

周文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