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说|渔民上岸变身艺术团团长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29 08:49:11

  今年57岁的沈召明,祖孙四代都在运河上以捕鱼而生,他也曾撑船摇橹30多年。

  在上岸前的生活中,沈召明和大多数渔民一样 以船为家,常年漂泊在大运河上。不一样的是,沈召明因为从小就爱唱歌、吹笛子,他逐渐聚拢了一帮能喊几嗓子号子的渔民,教他们唱红歌、编谱子。说起这个爱好的由来,其实和大运河也有分不开的联系。

  “千年运河百道弯,黄金分割在窑湾。”沈召明所在的窑湾镇,地处京杭大运河与江苏骆马湖交汇处,因水位落差较大,不宜夜行,船只在此停泊补给。南来北往的船工渔民聚在一起,免不了唱几段拿手的家乡戏曲打发时间。在一来二去的熏陶下,沈召明渐渐成了镇上小有名气的戏迷。

  “骆马湖的夜里,我们凑在一条大船上演奏,听到琴声,很多渔民从老远划着小木船来听,有时一聚就有上百条船。”回想起当年渔火点点、琴声悠扬的日子,沈召明仍然十分感慨。

  随着越多越多的人加入,乐器也越来越齐全,乐队就慢慢“齐活”了。而乐队真正走上“正规军”的道路,则从2015年三桥村渔民退捕开始。

  退捕上岸,以后靠什么谋生?当时正好赶上窑湾古镇保护开发,得知沈召明平常喜欢唱上两段,有人建议他组建窑湾古镇渔民艺术团,去景区进行民俗表演。

  同年8月,三桥村退捕渔民搬迁工程正式启动,沈召明率先签约上岸,搬进了渔民安置小区。在他的牵头下,窑湾古镇渔民艺术团也组建起来。沈召明说,做梦都想不到,在河上漂了几十年的渔民,有一天能跳出四面环水的渔船,上岸开始幸福生活。

  如今,这个唱南腔北调、讲漕运故事、演渔家民俗的窑湾古镇渔民艺术团,用亲身经历演绎着运河水乡的古韵新貌,创作出了100多个原创剧本。沈召明负责吹笛子,团队里还有快板、打鼓、扬琴、说唱等形式,演员们边走边演,将古街景点巧妙串联,带着游客沉浸其中的互动演出成为景区的一大亮点。

  基础研究当下的根本困境,实质上指向经费分配结构问题。专家指出,基础研究的典型特点是基础性、长期性和难以预测性。对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而言,这种以竞争性项目为中心的支持模式会造成科研人员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主义导向,在选题上更看重能否在短期内出成果,使得基础研究有限的经费并没有流向真正重要的原创性研究上,经费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样的模式并不十分适合基础科学研究,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探索。”庄辞说。

  在叶青看来,武汉的工业生产逐步恢复,经济的整体运行是比较正常的,消费也逐步在复苏。“现在很多写字楼的停车场经常是爆满的。中小型餐饮的生意都还可以,大型餐饮酒店消费还有上升空间。”

  去年1月27日消息,广西宏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何有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7月23日消息,何有成被“双开”。

  去年11月,澳政府决定对澳大利亚军队的防御能力开展综合测评,最终结果将汇总成有助于加强国家军工复合体,并保证军队拥有必要防御资源的新战略。

  号称“全球最大纯商业体”的“武商梦时代”被视为武汉商业和消费潮流的风向标。今年春节期间,我曾来到这个刚刚开业的商城,见证了人山人海的热闹景象。五一前夕,我再次来到这里,发现商城人气依旧旺盛,与春节期间可谓不遑多让。

  4月10日,印度内政部长、莫迪最信任助手之一的阿米特•沙阿前往东北部的伪“阿鲁纳恰尔邦”(我藏南地区),在当地启动“活力乡村计划”。

陈博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