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非遗数字传播与创新发展”论坛举办

来源: 学习网
2024-06-03 15:19:26

  中新网西安6月1日电 (记者 阿琳娜)2024年第二届“非遗数字传播与创新发展”论坛5月31日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论坛以“群智协同 新质非遗”为主题,强调文化领域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同时体现新质生产力在非遗文化领域内呈现出的新质态、新形式。

  当下,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转化备受关注。

  据介绍,借助数字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采集、记录、存储、传播和再创造的过程,是对传统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存,更是一种创新性的传承方式,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当日,与会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及产业界人士等共同探讨了非遗数字传播与创新 发展的核心问题与发展趋势。

  《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在论坛上首发,由西北工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数字非遗联合课题组共同完成,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总结了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的基本概况和关键技术,力求提升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视野,助推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非遗数字保护与传承的交流。(完)

  翻阅着图鉴,看到自己拍摄的照片,廖金朋仍能清晰地回忆起拍摄时的场景。“每次在保护区遇到熟悉的鸟类,都感到亲切,就像和老友见面一样。”廖金朋说。

  23时07分,8名年轻人进入铁路封闭区域内。由于顺濞河大桥是双线大桥,他们的作业顺序是先检查左侧顺濞河大桥,进入秀岭隧道,顺着隧道到达线路合并处再沿着另一侧线路检修至右侧的顺濞河大桥。

  “咱们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免税仓货物抽查和巡店。”早晨8点半,三亚海关免税品监管一科副科长程吉(见图③右,黄沥莹摄)和同事在办公室开了个碰头会,安排当天工作任务,通报近期监管数据。今年春节假期,程吉和同事们累计为95万件免税品办理入出库手续,审核通过新增免税品备案1500余条,远程监卸免税品到货车辆39车,监管免税品销售10.5亿元。

  <strong>净流入时间久规模大</strong>

  除加大绿色智能船品研究外,中国造船业正在大力推进船舶建造的整体数字化转型,以骨干企业建设和技术改造为依托,结合重点产品研制需求,加快研制面向船舶工业的智能制造技术装备,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支撑产品建造质量和生产效率提高。

  早上不到7点,报警电话突然响起:“交警同志快来呀,高峰村古迳坳这儿有人骑摩托被过路大车带倒磕伤了!”一接到电话,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沙地镇交警中队民警严江波(见图②,薛顺鑫摄)赶忙叫醒同事,迅速赶往现场……

王乔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