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钢铁业盈利转正 钢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

来源: 旅游网
2024-06-29 16:12:24

  本报记者 赵彬彬

  6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2891.2亿元,同比下降3.3%;营业成本31915.2亿元,同比下降2.9%;亏损127.2亿元。其中,5月份实现利润95.0亿元,扭转了钢铁行业连续多月净亏损的局面。

  今年以来,受需求不旺、钢价低迷、成本高企等多重因素影响,钢企盈利不佳。从单月利润数据来看,国内钢铁行业1月份至2月份亏损146.1亿元,3月份亏损67.5亿元,4月份亏损8.6亿元,直到5月份实现月度盈利9 5.0亿

  4月底以来,国内政策暖风频吹,持续提振钢材市场情绪。卓创资讯分析师于明静认为,“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517楼市新政”等政策陆续推出,叠加多地优化调整楼市政策,为钢材需求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此外,原材料成本价格上涨,也为钢材价格上涨带来支撑。其中,焦炭价格完成四轮共计约400元/吨上涨后窄幅波动,铁矿石价格重心上移,推动钢厂炼钢成本回升,对钢材价格形成支撑。

  据兰格钢铁网监测数据,5月份兰格钢铁综合钢材价格指数月均值为4056元/吨,较4月份上涨1.7%;其中,螺纹钢月均价格为3848元/吨,较4月份上涨3.5%;热轧卷板月均价格为3912元/吨,较4月份上涨1.0%。

  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钢材细分品类结构性分化愈加明显。从供给端来看,建筑钢材类中的钢筋和管材呈现同比下降态势,而建筑钢材类中的线材和板材品种呈现同比明显上升的态势。从需求来看,集装箱、汽车和家电等制造业用钢增量明显,与房地产和基建密切相关的工程机械等用钢需求也呈现了明显回升的态势。

  除了供需出现结构性分化外,毛利也出现结构性分化。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兰格钢铁监测的七大品种中,以四周库存原料测算,钢坯、高线、三级螺纹钢5月份月均毛利继续改善,增加幅度在30元/吨至50元/吨之间;而热轧带钢、热轧卷板、冷轧卷板、中厚板毛利均有所转差,减少幅度在10元/吨至90元/吨之间,其中热轧卷板由盈转亏。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外资准入限制的全面放开,2022年,汽车制造业引资大幅增长263.8%,成为拉动制造业引资大幅提升的重要推手。其中,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外商投资风头正盛。

  2021年11月,韩国现代中国学会曾举办过一次以“如何看韩日反华情绪扩散”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会上,首尔市立大学汉语文化系的一位教授在讲述“韩国青年一代的网络反华情绪现状”时,也公布了一份2018年进行的以韩中日三国20多岁大学生为对象的民调结果,其中韩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为2.14分(满分5分),对日本的好感度为2.83分。民调还显示,越是自称“进步”的韩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越低。该教授认为,韩国人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的认知存在片面性。

  国家发改委外资司有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国家发改委将通过落实落细已出台政策;研究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更好发挥开发区引资平台作用;做好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等方面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

  韩国东亚研究院近年来进行的“为何对中国持有负面看法”的调查显示,有40%的韩国受访者认为“中国不尊重韩国”。在詹德斌看来,韩国民众之所以有这种心态,部分原因是中韩实力对比已发生实质性逆转,但韩国社会还处在俯视中国,甚至贬低中国的阶段,还未适应也不愿适应将中国视为一个崛起的强国,特别是一些民主化之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加以所谓的“制度优势”自居。

  这两年,中国在航天领域频出成就。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2021年4月,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并入轨运行。2021年6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2021年9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后返回地球……

  三年来,055型“万吨大驱”家族不断壮大,它们搭载着最新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既可以单独执行任务,同时也是航母的“带刀侍卫”。作为第四代驱逐舰,“万吨大驱”具有哪些突出优势?再来听听军事专家曹卫东的分析。

翁启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