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国际舆论学年会在重庆召开 业界专家学者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16 17:33:33

  中新网重庆6月15日电(杨梦逸)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国际舆论有哪些冲击?生成式人工智能环境下如何治理网络空间安全问题?13—15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专业委员会、四川外国语大学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舆论学年会在重庆召开,来自全国国际传播领域专家学者展开研讨,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热议焦点。

  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严功军认为,国际舆论和国际传播紧密相连,研究国际舆论一定要将国际传播和国际舆论这两个话题交叉进行互动性探讨。

  “国际舆论学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国际舆论生成、传播和影响机制,还能提升我们在国际舆论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谢耘耕建议,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和国际合作,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结合、政策和实践结合,优化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进一步推动国际舆论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带来内容生产与传播机遇的同时,也将引致认知重塑、价值固化的风险,对国际冲突、网络安全、数字平等提出了挑战。”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石磊说,为应对这些挑战,应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立虚假信息甄别机制,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强化网络空间治理,打击“机器人水军”;增强舆论引导能力,传递正确价值观;夯实人才支撑,壮大国际传播队伍。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适应更多任务,网络空间安全迎来了更大的挑战,构建网络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实现内容治理、技术治理和人才治理三位一体的多元融合迫在眉睫。”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恒军认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环境下,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首要任务是内容治理,要加强网络平台内容监管和数据库算法审核。

  除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国际舆论、网络空间安全带来的冲击,人与智能技术协作也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的共识。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蒋晓丽认为,未来国际传播实践需要探索一种人与智能技术合作无间的方式,推进人类智慧与机器智慧高度融合、协同发展的人机文明,将对中华文化的彰显、技术发展的关注、价值理性的关怀共同渗透进国际传播的核心议题。智能技术只有在良善价值观的引导下,才能真正从实践和价值双 重维度切实赋能国际传播实践。

  “机器智能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而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威胁。”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林爱珺认为,我们要对人工智能技术保持警惕,发展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引导技术向善,防范一切信息灾害与人的异化。

  年会召开期间还举行了多场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对国际舆情与舆论引导、人工智能与国际舆论等话题展开讨论。(完)

  28日,洛杉矶县比弗利山庄附近一处住宅发生枪击,造成至少3死4伤。

  “价格刺客”有违明码标价诚信原则;“科技与狠活”折射消费者对食品非法添加的担忧;医疗美容风险与陷阱阻碍“求美”消费需求释放;预制菜产品品质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主播售假问题暴露直播带货侵权乱象;“菜刀不能拍蒜”争议警示企业须尊重消费者权益;电商平台“保价”服务被指“套路”消费者;“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沉浸式娱乐形式隐藏不安全因素;知网涉嫌垄断被罚事件警示平台发展不可忽视消费者权益;网络游戏停服删档引发虚拟财产侵权争议等十项消费舆情热点上榜。

  拉各斯州长桑沃—奥卢在现场致辞中表示,拉各斯轻轨蓝线是非洲第一个跨海铁路系统,配备有独立的供电系统,正式运营后最大旅客输送量可达每小时2.5万人次,将助力拉各斯成为一座繁荣的、有竞争力的现代化都市,并带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惊艳世界

  多年来,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原则基础上同瓦努阿图等太平洋岛国开展合作,共享中国发展红利,给岛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瓦方发表的声明也充分说明,中国真心实意帮助岛国发展,得到岛国政府和人民的衷心欢迎。中方将继续秉持真实亲诚理念,推动中瓦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更高水平,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眼下,正值春耕春管,河南滑县组织了百余名农业人员查墒情、看苗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确保冬小麦安全生长,为夏粮丰产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许俊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