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调研】花生:河北、辽宁产区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6-27 11:08:54

  来源:中华粮网

  摘要

  6月中旬,花生期货的价格重心伴随着“增面积”的说法下沉,期间天气因素加剧盘面波动。

  6月17-22日,我们一路向北,实地调研河北、辽宁的 花生产情,同时远程跟踪山东、吉林、河南产情,认知概

  第一,对冀辽二省花生面积评估,较去年整体持平略增,其中,河北增3%,辽宁增4%。

  第二,下调对5月份山东花生调研的产量预期,面积较去年减少,单产也有下调风险。

  第三,渠道反馈吉林花生面积大增,偏涝不利单产。

  第四,市场增面积预期较强的河南,评估其南部产区产量或不及预期,刚刚抢种后的麦茬地有待出苗验证作物品类,单产也面临可能不足的生长期的限制。

  ——花生产区背景:河北——

  【产区权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河北花生产量占全国权重5%左右。省内地市级花生产区以唐山和秦皇岛为代表,两市花生面积可达全省三分之一。

  【花生种植】东北部的唐山和秦皇岛一带的种植品种以花育23(小日本)、白沙308和鲁花11号大花生为主,在4月中、下旬开始播种,在8月下旬或9月中、下旬开始收获。南部的邯郸种植有99-1品种大花生,春播种植为主,在油厂收购季开始前基本结束购销。

  ——花生产区背景:辽宁——

  【产区权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辽宁花生产量占全国权重6%左右。省内地市级花生产区以阜新、锦州、葫芦岛组成的辽西产区为代表,三市花生面积接近全省三分之二。此外,以铁岭为代表的辽北产区花生面积也超过全省五分之一。

  【花生种植】种植品种以花育23(小日本)、白沙308为主,在4月底至5月中旬开始播种,开始收获的时间则贯穿9月至10月中旬,秋收期间密切关注潜在霜冻这个减产因素。

  【争地作物】辽宁农地一年一熟,春玉米与春花生争地,丘陵岗地较多,灌溉条件更加依赖自然降雨。

  ——新季花生:种植意向:河北——

  第一,河北同山东均为以两年三熟农地为主的种植大省,都是花生老产区,面对更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扩种,叠加人口老龄化慢变量,再考虑到花生种植和收获费时费力,河北当地的花生种植意向在中长期偏向减弱。

  第二,东北花生种植户过来河北包地,给河北当地的种植意向带来了正向变化,因为近年来花生对玉米具备比价优势。

  第三,与辽宁产区相比,河北花生产区土壤肥力较好,灌溉条件优良,花生的单产与收益高于辽宁地区。

  ——新季花生:种植意向:辽宁——

  第一,调研反馈辽宁省内种植意向总体稳定,主要是因地制宜的种植因素,地块条件适合种什么作物已形成稳定习惯,花生植株低矮,地下结果,适合沙土土质,比玉米耐旱,更适合坡地种植,但是种植和收获比玉米更加费时费力,而且不适合在涝害风险更高的洼地和黏土地种植,除非花生相对玉米的比价优势特别好,农户才可能去洼地种花生“搏一把”涝害别出现。

  第二,调研反馈辽宁种植花生收益略高于玉米,该比价优势乘以更大的农户可支配面积,支持当地花生扩种意向。然而,当地此前的记忆是,2021年农户曾尝试在平洼地种植花生,因为之前花生价高,但是2022、2023年平洼地花生陆续减少,因为自然风险大于市场风险,洼地种花生容易涝死,种玉米相对旱涝保收。

  第三,局部地区仍因人口流失和老龄化而倾向于种植玉米。在传统的花生产区锦州市黑山县,我们看到大片玉米,当地人说法是种玉米省事,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留守家里。

  ——新季花生:面积观点——

  ◆河北:花生面积整体持平略增,增幅3%。唐山、秦皇岛地区花生面积增幅较大,其他区域花生面积缓步减少,增面积的动能来自外来包地户专门种花生。

  ◆辽宁:花生面积整体持平略增,增幅4%。此前市场流传动辄百分之十几二十几的增面积预期。面积增减结构上,平洼地花生面积减少,但是山岭地及新产区的花生面积增加,增面积的贡献有赖阜新和葫芦岛产区。

  ◆山东:远程了解,麦茬花生播种已延误,鲁南麦茬花生面积评估大减,但也需要知道山东花生面积以春花生为主。

  ◆吉林:偶遇吉林调研返回的贸易商,认为吉林花生面积大增,究竟是省内面积大增,还是本省种植户去外省包地面积大增,有待进一步调研评估。

  ◆河南:远程了解,麦茬花生播种已延误,刚刚抢种后的麦茬地有待出苗验证作物品类,面积增幅不及市场预期看待,应当在麦茬作物出苗后重点调研。

  ——新季花生:长势与天气——

  【辽、冀、鲁、豫:横向对比:过去一个月】

  ◆辽宁:灌溉依赖降雨,降雨正常或偏少,花生已开花。

  ◆河北:灌溉条件较好,降雨较多,花生长势较好,情况优于辽宁。

  ◆山东:灌溉依赖降雨,前期中期降雨严重不足,6月中下旬改善。

  ◆河南:灌溉依赖降雨,前期中期降雨严重不足,6月中下旬改善,麦茬花生单产面临可能不足的生长期的限制。

  【吉、辽、鲁、豫:叠加纵向对比:参照往年上下限】

  第一,2022年偏旱,调研反馈产情近几年最差;2023年风调雨顺,调研反馈产情近几年最好。

  第二,今年4月份以来:河南干旱严重,最近一周降雨高于正常,山东降雨正常偏低,辽宁和吉林的降雨量正常偏高。

  第三,2024年4月份以来的累计降雨量,对比前两年同期:河南处于前两年中间位置,其他三省正常偏高。

  第四,2022年花生生长期中后程的累计降雨量:河南显著偏低,辽宁和山东显著偏高,辽宁有洼地产量受损现象。

  ——市场近况:现货购销——

  截至调研期间,现货购销情况有五:

  第一,东北产区通货已在半个月内每吨跌价千元。

  第二,规模油厂旧作收购早已进入尾声,华北油厂大部分已经停止收购,但第三方机构数据反馈样本油厂周度卸货量环比减而同比增。

  第三,花生加工厂等渠道流水购销,库存反馈同比偏低,与调研途径样本点情况匹配。

  第四,东北农户仍有包括花生果在内的余货持续供应,吉林基层余货正在释放,辽宁兴城大集也有上货,广东买家现身东北谨慎采购,访谈间认为吉林基层余货在六月底前未必得到充分释放。

  第五,今年6月南涝北旱,南方涝区与花生销区高度重合,天气因素不利销区花生成品走货。

责任编辑:李铁民

  4月21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在“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上,也重点谈及台湾问题。他再次向国际社会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是台湾的历史,也是台湾的现状。

  西班牙《世界报》网站关注到,习近平主席与泽连斯基总统进行电话交谈前,“中国领导人已经同所有与这场冲突相关的主要参与者交换了意见”。

  如今,北生所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王晓东说,北生所二期已经落成,实验室还要继续扩张,后续需要更多资金支持,这些钱从哪儿来,仍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北生所现在是否还承担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重任?它到底是一家什么性质的研究机构?这些都还没有定论。”

  在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研究员霍文等人2022年发表的一篇研究发现,在沙漠的中心区域,人工绿地最大可降低70%左右的近地面风速。霍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防护林工程有利于防止荒漠化推进,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降低近地面风速,是克服风沙灾害性天气的良好的人工干预手段;此外,植被根系更容易让土壤保持水分,减少蒸发,产生“锁水”功能,使得地面起沙变得不易。

  记者:针对两岸恢复旅游,大陆方面日前表示,民进党仍禁止台湾旅游团到大陆,台陆委会则称“等待大陆开放对台旅游”。目前两岸旅游似乎陷入胶着状态。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最近是否有相关的计划?

  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85%以上的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评审需要区分所属的科学类别。记者查阅2019~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于受理情况》年度报告后发现,四年间,申请项目中,选择第二、第三类项目占比不断上升,一、四类项目占比有所下降。2022年,全部提交的294300多项项目申请中,选择第三类“需求牵引”的项目最多,占申请总量的45.14%,第二类“聚焦前沿”项目比例是44.57%。与之相对,第一类“鼓励探索”项目仅有5.05%的人申请,但回到2019年,这一数字还是17.98%。

李百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