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特点看消费升级 向“新”而行折射中国经济新活力

来源: 宣讲家
2024-06-16 07:19:04

  “双十一”订单量和成交额都实现全面增长

  临近年终,刚刚落幕的“双十一”带热了冬季消费。多个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订单量和成交额都实现了全面增长。这也为观察当前我国消费趋势与经济状况提供了一扇窗口。“买买买”背后,今年的“双十一”,消费有何新变化?来看记者的报道。

  在浙江杭州武林商圈的大型商场,丰富的促消费活动吸引了众多消费者。95后的唐小姐也是其中一员,今天除了购物,她还带来了用完的护肤品空瓶,参加商场推出的空瓶换美妆服饰券等活动。

  据悉,商场推出的绿色回收活动吸引大约近40家品牌方和上万名顾客参与。仅这几天,商场就回收了上千个化妆品空瓶。今年截至到目前,商场已回收了2万个空瓶。

  不仅是绿色回收受欢迎,绿色节能产品同样也受到了消费者的亲睐。今年年终消费旺季,各大平台纷纷推出了范围更广、力度更大的绿色促销活动。电商平台数据显示,绿色智能家电成为消费者的首选,超90%的家电自营商品及超过50个品类的家居商品参与以旧换新服务,以旧换新订单量环比增长141%。

  在物流端,小小快递箱看似不起眼,却从生产端、物流端到消费端串联了绿色低碳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今年,快递企业纷纷出招,营造绿色消费。从减量包装、循环包装等,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在全国推出了快递包装回收兑换的活动。消费者只要把快递包装投入指定的回收区,就可以领取相应的回收金。

  国家出台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绿色消费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初步形成。到2030年,绿色消费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市场主流,重点领域消费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

  商务部研究院电商所研究员 洪勇:“双十一”作为消费聚集的社会切片,见证了环保低碳的绿色观念正在从政府号召、平台带动,一步步发展为消费者践行、人人有意识参与的发展过程。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绿色消费正在沿着蓝图稳步向前。

  快递“更忙一天”:11日一天揽收包裹超6亿件

  进入年终消费旺季,快递行业也进入了一年之中最忙碌的阶段。今年的寄递业务旺季在本月1日和11日形成两波高峰。尤其11月11日,全国快递处理量达6.39亿件,是平日业务量的1.87倍,同比增长15.76%。

  多部门整合资源 助力农特产品高效寄递

  快递旺季期间,为了保障寄递服务,国家邮政局等多部门整合资源,助力农特产品高效寄递。

  在陕西甘泉县劳山乡,果农王周周正在自家的直播间售卖苹果,随着可直发全国的县级物流园的投入运行,今年他家的苹果快递到了更远的地方。

  近年来,快递企业加大了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建设,尤其是县乡村三级物流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不但释放了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还有效支撑了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在电商平台上,陕西苹果、山西脆柿、四川橙子、新疆香梨等应季农产品仅三天销量累计突破100万单。大量商品前置存储至快递“云仓”,使得寄递服务更加快速准确。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11月1日至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揽收快递包裹52.64亿件,同比增长23.22%,日均业务量是平日业务量的1.4倍。其中,11月11日当天,共揽收快递包裹6.39亿件,是平日业务量的1.87倍,同比增长15.76%。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 边作栋:邮政快递与电子商务、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等深度融合,助力消费市场恢复和不断扩大,彰显了中国消费的巨大动能。

  消费端智能化体验化产品呈爆发式增长

  作为观察消费市场的重要窗口,今年“双11”大促步入第15个年头,消费回归理性,消费需求更加细分、垂直,智能化、体验化、高品质产品呈爆发式增长。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能够提升居家生活体验感的智能家居产品销售增长明显,其中智能门锁、智能升降桌等产品成交额均较去年同期有超过100%的增长。

  健康消费也成为消费者高意愿的消费品类。数据显示,今年“双11”,运动户外行业呈爆发式增长,骑行、滑雪、户外鞋服类产品同比销售增长达300%。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国货品牌都备受消费者追捧。这个消费旺季,全品类统计中,网络零售额排名前20的品牌中,国产品牌占据11席。

  消费趋势变化的同时,也在推动产业端的变革。李鸣涛表示,依托线上大数据的支撑,企业能够更加明确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依靠个性化生产、柔性定制等方式来精准匹配相关需求。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子商务首席专家 李鸣涛:我们通过电商,有了这些相对比较确定性的需求,回过头就可以通过定制化生产来匹配这部分需求。基于这种确定性,又能够保证销售率,进而优化整个供应链。

  “全球共享” 外国人组团来购物

  这个年终消费旺季不仅引爆了国内消费市场,也吸引来了不少外国消费者。中俄两国互免签证团体旅游业务恢复后,素有中俄“双子城”之称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市场越来越像是两国的“共享市场”,随着购物节火热开启,两国居民在这座边境城市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力度。

  10日一早,在中俄界江黑龙江黑河段江面上,一艘白色气垫船正在冰凌中穿梭,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驶向中国黑河口岸。眼下黑龙江黑河段已进入流冰期,中俄两国居民需要乘坐气垫船过境,虽然此时气温已经在冰点之下,但依旧阻挡不了俄罗斯人来中国购物的热情。

  瓦基姆提到的商场位于黑河市中 心,是很多俄罗斯人前往购物的地方,商家告诉记者,服装鞋帽、生活用品、电子配件以及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商品比较受欢迎。在“双11”期间,商家还推出了多种优惠活动。

  像维克多利亚经常在中国网上购物的俄罗斯人不在少数,他们有的是在旅游时下单将商品邮寄到酒店,有的则委托朋友代收,物美价廉的日用品、工艺精美的服饰,“中国制造”逐渐融入俄罗斯边境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前三季度 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83.2%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107亿元,同比增长6.8%;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随着年终消费旺季的到来,我们如何从年终消费新特点看中国消费升级?来听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的解读。

  所谓“一座城”指的是临港新城。余长坤介绍,目前周口市的新定位是“临港新城、开放前沿”,沈丘要当仁不让做开放前沿的“桥头堡”。

  青铜立人像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双手所握何物?青铜立人像何以体现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之紧密联系?展现了古蜀人怎样的宗教观?作为青铜立人像的发掘者之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三星堆遗址工作站首任站长陈德安近日就此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东西问”专访。

  文化艺术类的网红打卡地吸引众多游客的目光。此次上榜打卡地,不仅有景山公园、中国园林博物馆全景区,还有北海公园画舫斋、紫竹院公园问月楼景区等“园中小景”。在“文化艺术游”线路中,北海公园画舫斋始建于乾隆年间,整个景区环山傍河,院墙随山势起伏,庭院布局疏朗有致,曲折深奥。当前,“百年瞬影——北海公园老照片展”正在展出;紫竹院公园问月楼景区是紫竹院公园重要的文化场所之一,问月楼一层展厅展出以“紫竹问月”为品牌的高品质书画展览并免费对游客开放。1月10日,“玉兔迎春——晁谷、舒乃仁书画展”正式亮相问月楼,将持续到3月。

  HEPS增强器设备安装任务包含预准直、隧道安装、精准直、真空连接与封装等,工期紧、任务重。HEPS增强器调试成功后,将成为世界上首台具备高能回注功能并实现束流积累的增强器。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月14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获悉,该所承担建设的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最新取得一项重大进展——随着HEPS增强器最后一段波纹管1月13日下午封接完成实现合龙,增强器全线贯通。

  1月14日,广西柳州市柳城县组织楹联专家、书法爱好者围绕乡村振兴等主题,创作了一大批当地特色的高质量春联送进千家万户。清朝光绪23年,当地书法家谢三聘、秦胤琦、谢珩举等人创建书院“文昌阁”,墨香初显。2016年,柳城县被评为“广西书法之乡”。

吕淑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