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米油盐》|迈向千亿级市场,我国防晒产业靠啥做大做强?

来源: 安徽网
2024-06-30 07:10:15

  “防晒抵抗光老化”“好看实用的防晒穿搭”“一年四季防晒攻略”……炎炎夏日,防晒再度成为“顶流”话题。

  近年来,伴随消费者防晒意识的转变以及防晒需求场景的扩大,防晒产业得到迅速扩张。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防晒服配市场规模达到742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9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6%。今年“618”期间,一知名电商平台防晒衣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120%。

  面对迈向千亿级的防晒大市场,国货品牌当仁不让,奋力接下“泼天富贵”。从蕉下、蕉内、茉寻等防晒新势力,到探路者、安踏等户外运动品牌,再到一向专注羽绒服领域的波司登,越来越多国货品牌进驻“防晒圈”。

  防晒产业趁“热”壮大,如何实现“四季常青”、做大做强?国货品牌用行动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是苦练“内功”。不少“硬防晒”商家正围绕面料科技、适用场景、轻便时尚等多维度展开竞争。有国货品牌联动产业链上游企业,共同研发防晒指数更高的科技纱线,从源头提升防晒性能。目前许多国产防晒衣的UPF(紫外线防护系数)大于50,远超UPF大于40的国家标准。此外,国货品牌还在积极探索清凉、透气、防水等产品功效,力求在“基础操作”之上以“防晒+”提升竞争力。

  二是提升“颜值”。随着消费者要求的不断提升,产品“颜值”,亦成为影响产品销量的重要指标。在“国风”潮流下,不少品牌发挥国货优势,将防晒服饰与汉服、新中式服装巧妙结合。还有品牌打破传统生产流程,通过线上收集消费者需求,快速推出响应市场的个性化款式新品。

  三是积极“出海”。国货防晒不仅在国内市场销售火热,也逐渐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来自义乌国际商贸城的数据显示,相较2023年同期,今年销售防晒用品的商户增加近40%。其中,冰袖、防晒帽等产品受到许多欧美采购商青睐,“脸基尼”、防晒口罩受到日韩采购商欢迎。

  同时,为帮助防晒“国潮”顺利“出海”,助力企业抢抓“防晒经济”风口,相关部门也推出了一系列便利化措施。如,厦门海关开设“专窗” ,缩短防晒产品出口通关时长;宁波海关为防晒产品相关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出口通关服务。据统计,4月宁波口岸出口具有防晒功能的服饰产品货值769.51万元,较上月环比增长25.09%。

  国货品牌与产业链上下游齐心协力,精准捕捉消费者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品质化消费升级,防晒市场才得以“晒”出近千亿的大市场。着眼未来,只有生产者的用心和创新,才有产品种类的不断推陈出新,方得国货品牌价值的跃升与更新。

  总策划:孙海峰

  制片人:章斐然 谢婷

  监制:吕骞

  策划:申佳平 李佳

  出镜:方经纶

  摄像:任峰涛

  剪辑:史新培 实习生王明路

  文字:方经纶

  设计:林珊珊 实习生周文卿

  包装:赵晨

  因此,《中国慈善家》就老年人群体该如何应对新冠感染的风险专访了缪晓辉,在他看来, “不能因过度防护而无法兼顾生活,要尊重每个老人的需求。”

  12月7日,该医生所在的医院在一次内部会议中提到,前一日发热门诊接收的101位病人中,52人的核酸结果呈阳性。该医生也提到,急诊病人中目前也查出10多人核酸阳性,“有患者到医院时体温正常,但在候诊时突然出现发热情况,核酸查出是阳性”。

  杜娟的一名同事负责接电话,他们辖区负责2.5万名居民,卫生站有4台电话用来接听居民们的问询,即便如此,还是有居民因打不进电话而直接找到卫生站,“如果你坐在电话旁,你是没时间去上厕所、喝水的,虽然你一直在接电话,但还是有很多人抱怨电话打不进来。”杜鹃的同事说,每个社区医院都是这样。

  另一方面,李成称,票务平台结束补贴也提高了消费者购买单张电影票的实际价格。“以前经常有9.9元的电影票,那是平台在做补贴,如猫眼、娱票儿、淘票票等平台,为了抢夺市场份额,甚至还有过一分钱看电影的活动。”

  多位社区医生在采访中提到,抗原阳性的感染者在初期大多会有慌恐情绪,使得社区医院的电话频繁被“打爆”。广州市越秀区的一位社区医生说,他不仅要负责“追阳”的任务,还承担着接种疫苗、特殊病人监测等工作,“有时候觉得,一个人劈成三个人都不够用。”

  “新十条”提出,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

袁静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