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依托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推进基础研究跨区域合作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03 01:36:57

山东泰安:泰山迎来2023年首场降雪裸体美女被操免费APP,

  当天,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京开幕。北京市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23年,北京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培养引进,实施基础研究 领先行动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行动,推动在京国家实验室高质量运行,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开展有组织科研,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

  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表示,人才培养方面,在全国各省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推动实现超过50%的项目由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承担,率先设立本科生“启研”计划,首批资助193位本科生,项目选题聚焦基础学科与前沿领域,97.4%经历过实验室培训,73.6%发表过研究论文,科研潜力较大。

  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北京探索“国-市-区-企业”等多方力量投入基础研究路径,依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构建“财政+外部”双向发力的多元投入机制,2023年外部经费投入达3.42亿元,首次实现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财政投入与外部投入1:1。率先在全国各省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全项目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制度,覆盖全市800余家,取消管理费比例限制,优化结余资金使用,进一步完善“负面清单”,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极大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构筑基础研究开放合作高地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表示,北京将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通过引领科学研究范式变革,探索前沿创新和制度创新,围绕基础研究布局、骨干网络、人才、改革、国际合作和科学精神等方面,推动基础研究发展,助力早日实现“突破关键卡点,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的领先目标。

  北京将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便利基础研究领域引进人才签证办理,持续优化外国人工作许可、工作类居留许可“两证联办”工作模式。依托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资助计划,支持青年挑大梁当主角,培养一批从事基础研究的高潜力青年科技人才。持续加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力度。扩大本科生“启研”计划项目试点范围,将资助端口前移。打造“北京英才计划”品牌,推动高校、中学联合开设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前置培养课程。实施外籍学者“汇智”项目,吸引各国优秀人才来京开展基础研究。

  同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2024年度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数量由40项计划提升至60项,增长50%;2024年度北京市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数量由130项提升至500项,增长280%,将女性申请年龄放宽至38周岁,加大对女性科学家的支持力度。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